- 
                    羽翮已就[yǔ hé yǐ jiù]
                    
翮:鸟翼。羽毛已经丰满。比喻已得到辅佐之人,势力已壮大
 - 
                    羽衣蹁跹[yǔ yī pián xiān]
                    
羽衣:用鸟羽做的衣服;蹁跹:旋转的舞态。形容舞姿潇洒
 - 
                    玉山倾颓[yù shān qīng tuí]
                    
玉山:比喻人的身形美好。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
 - 
                    议论蜂起[yì lùn fēng qǐ]
                    
蜂起:指很多人或事物如群蜂飞舞。种种议论像蜜蜂一样涌现出来
 - 
                    尹邢避面[yǐn xíng bì miàn]
                    
尹、邢:汉武帝的两个宠妃;避:躲开,回避。指因妒忌而避不见面
 - 
                    义不辞难[yì bù cí nàn]
                    
辞:推辞。道义上不容许躲开危难
 - 
                    一丸泥封函谷关[yī wán ní fēng hán gǔ guān]
                    
丸泥:一点泥,比喻少;封:封闭;关:关隘。用一个小泥丸就能把函谷关封闭。形容地势险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
 - 
                    一客不犯二主[yī kè bù fàn èr zhǔ]
                    
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
 - 
                    一解不如一解[yī xiè bù rú yī xiè]
                    
解:通“蟹”。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 
                    一言以蔽[yī yán yǐ bì]
                    
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 
                    一言难罄[yī yán nán qìng]
                    
罄:尽,完。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 
                    一言抄百总[yī yán chāo bǎi zǒng]
                    
抄:包括;百总:全部。一句话包括了全部,再也不改变。指打定了主意
 - 
                    一柱难支[yī zhù nán zhī]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崩溃的形势不是一个人所能挽救的
 - 
                    一座尽倾[yī zuò jìn qīng]
                    
座:在座的人。在座的人都很倾慕
 - 
                    余霞成绮[yú xiá chéng qǐ]
                    
晚霞象美丽的锦缎一样。形容晚霞色彩绚丽。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亦作“余霞散绮”。
 - 
                    余子碌碌[yú zǐ lù lù]
                    
余子:其它的人。谓其它人平庸无能,表示对别人的轻视。《后汉书·称衡传》:“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明·袁宏道《瓶花斋集之九·尺椟·与李龙湖》:“仆尝谓六朝无诗,陶公有诗趣,谢公有诗料,余子碌碌,无
 - 
                    元戎启行[yuán róng qǐ xíng]
                    
谓大军出发。语本《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 
                    越鸟南栖[yuè niǎo nán qī]
                    
从南方飞来的鸟;筑巢时一定筑在南边的树枝上。比喻难忘故乡情。
 - 
                    余妙绕梁[yú miào rào liáng]
                    
见“余音绕梁”。
 - 
                    鱼目间珠[yú mù jiān zhū]
                    
见“鱼目混珠”。
 - 
                    玉树临风[yù shù lín fēng]
                    
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亦作“临风玉树”。
 - 
                    饔飧不给[yōng sūn bù gěi]
                    
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天下策一》:“转大冶主簿,故苗地,长吏多不乐往,代行令事,多方抚恤,尽却例金,锱铢无所取,至饔飧不给,部民有馈白粲者。”又参见“饔飧不饱”、“饔飧不继”。
 - 
                    饔飧不济[yōng sūn bù jì]
                    
同“饔飧不继”。
 - 
                    瑜不揜瑕[yú bù ān xiá]
                    
见“瑜不掩瑕”。
 - 
                    郢人运斧[yǐng rén yùn fǔ]
                    
同“郢匠挥斤”。
 - 
                    郢人斫垩[yǐng rén zhuó è]
                    
同“郢匠挥斤”。
 - 
                    雍门刎首[yōng mén wěn shǒu]
                    
相传越军至齐境,烈士雍门子狄闻之,刎颈而死。越军知之,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军而退。齐王葬雍门以上卿之礼。见汉刘向《说苑·立节》。后用为忠君的典实。
 - 
                    郢匠挥斤[yǐng jiàng huī jīn]
                    
《庄子·徐无鬼》载,匠石挥斧削去郢人涂在鼻翼上的白粉,而不伤其人。后因以“郢匠挥斤”比喻纯熟、高超的技艺。
 - 
                    阴阳惨舒[yīn yáng cǎn shū]
                    
古以秋冬为阴,春夏为阳。意为秋冬忧戚,春夏舒快。指四时的变化。语本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 
                    蝇粪点玉[yíng fèn diǎn yù]
                    
比喻完美的事物遭到玷污或坏人诬陷好人。
 - 
                    一坐尽惊[yī zuò jìn jīng]
                    
谓满座皆惊服。
 - 
                    殷浩书空[yīn hào shū kōng]
                    
晋中军将军殷浩被废,除名为民,在信安,常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后以“殷浩书空”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 
                    音问两绝[yīn wèn liǎng jué]
                    
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 
                    野人奏曝[yě rén zòu pù]
                    
比喻微薄的贡献。
 - 
                    衣被群生[yì bèi qún shēng]
                    
衣被:给人衣穿,比喻加惠于人;群生:众生。比喻恩惠广施。
 - 
                    议论纷错[yì lùn fēn cuò]
                    
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 
                    一坐皆惊[yī zuò jiē jīng]
                    
见“一坐尽惊”。
 - 
                    言与心违[yán yǔ xīn wéi]
                    
言语与心意相违背。
 - 
                    言者不知[yán zhě bù zhī]
                    
谓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
 - 
                    言者弗知[yán zhě fú zhī]
                    
见“言者不知”。
 - 
                    羊续悬鱼[yáng xù xuán yú]
                    
羊续,汉时官吏。羊续把生鱼悬于庭。形容为官清廉,拒受贿赂。
 - 
                    言行抱一[yán xíng bào yī]
                    
犹言言行一致。
 - 
                    言行不贰[yán xíng bù èr]
                    
犹言言行一致。
 - 
                    言行相副[yán xíng xiāng fù]
                    
见“言行相符”。
 - 
                    言行相顾[yán xíng xiāng gù]
                    
谓言行不互相矛盾。
 - 
                    言笑不苟[yán xiào bù gǒu]
                    
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
 - 
                    言笑晏晏[yán xiào yàn yàn]
                    
说说笑笑,和柔温顺。
 - 
                    哑子寻梦[yǎ zǐ xún mèng]
                    
见“哑子做梦”。
 - 
                    言不逮意[yán bù dǎi yì]
                    
见“言不达意”。
 - 
                    言不由中[yán bù yóu zhōng]
                    
见“言不由衷”。
 - 
                    燕处危巢[yàn chǔ wēi cháo]
                    
见“燕处焚巢”。
 - 
                    雅雀无声[yǎ què wú shēng]
                    
形容静默之极。雅,“鸦”的古字。
 - 
                    雅人清致[yǎ rén qīng zhì]
                    
见“雅人深致”。
 - 
                    余烬复燃[yú jìn fù rán]
                    
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同“死灰复燃”。
 - 
                    逸兴遄飞[yì xìng chuán fēi]
                    
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 
                    逸兴云飞[yì xìng yún fēi]
                    
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 
                    盐梅相成[yán méi xiāng chéng]
                    
盐味与酸味相调和。比喻济世的贤臣。
 - 
                    猿穴坏山[yuán xué huài shān]
                    
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灾祸。
 - 
                    云程发轫[yún chéng fā rèn]
                    
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 
                    玉毁椟中[yù huǐ dú zhōng]
                    
比喻因主管人员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
 - 
                    语焉不详[yǔ yān bù xiáng]
                    
语:话;焉:古汉语助词。话说得不详细。
 - 
                    云泥殊路[yún ní shū lù]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 
                    硬语盘空[yìng yǔ pán kōng]
                    
硬:遒劲有力的语句;盘:盘旋。遒劲有力的语文盘旋在天空中。形容文章的气势雄伟,矫健有力。
 - 
                    游响停云[yóu xiǎng tíng yún]
                    
形容响亮的歌声,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来。
 - 
                    殷鉴不远[yīn jiàn bù yuǎn]
                    
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 
                    银河倒泻[yín hé dào xiè]
                    
泻:水从高处往下直流。象银河里的水倒泻下来。形容雨下得极大,象泻下来的一样。
 - 
                    鱼传尺素[yú chuán chǐ sù]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 
                    饔飧不继[yōng sūn bù jì]
                    
饔:早饭;飧:晚饭。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 
                    玉卮无当[yù zhī wú dàng]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粤犬吠雪[yuè quǎn fèi xuě]
                    
两广很少下雪,狗看见下雪就叫。比喻少见多怪。
 - 
                    元龙高卧[yuán lóng gāo wò]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 
                    谊切苔岑[yì qiè tái cén]
                    
切:亲近;苔岑:志同道合的朋友。形容志同道合,感情深厚。
 - 
                    应变无方[yìng biàn wú fāng]
                    
随机应变,不墨守成规。
 - 
                    尤物移人[yóu wù yí rén]
                    
绝色的女子能移易人的情志。
 - 
                    语笑喧阗[yǔ xiào xuān tián]
                    
形容许多人挤来挤去地大声说笑。
 - 
                    有凤来仪[yǒu fèng lái yí]
                    
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
 - 
                    鱼龙曼衍[yú lóng màn yǎn]
                    
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 
                    语出月胁[yǔ chū yuè xié]
                    
出语惊人,非同寻常。
 - 
                    弋人何篡[yì rén hé cuàn]
                    
弋人:射鸟的人;篡:取得。射鸟的人无法取得。旧喻贤者隐处,免落入暴乱者之手。
 - 
                    依违两可[yī wéi liǎng kě]
                    
依:赞成;违:反对;两可:二者都可以。指对问题态度犹豫,没有确定的意见。
 - 
                    一人有庆[yī rén yǒu qìng]
                    
常用为歌颂帝王德政之词。
 - 
                    游骑无归[yóu jì wú guī]
                    
游骑:离队的骑兵。离队的骑兵,无处可归。比喻离了根本,得不到归宿。
 - 
                    一蟹不如一蟹[yī xiè bù rú yī xiè]
                    
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 
                    野人献芹[yě rén xiàn qín]
                    
把不值钱的芹菜当好东西献给别人。比喻贡献的不是有多大价值的东西(多用作送人礼物或建议时的客套话)。
 - 
                    一床锦被遮盖[yī chuáng jǐn bèi zhē gài]
                    
比喻请求别人通融、庇护。
 - 
                    衣衫蓝缕[yī shān lán lǚ]
                    
衣服破烂。
 - 
                    一口吸尽西江水[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
                    
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
 - 
                    游辞巧饰[yóu cí qiǎo shì]
                    
用没有根据的话多方掩饰。
 - 
                    羿射九日[yì shè jiǔ rì]
                    
形容为民除害的英勇行为。
 - 
                    一夔已足[yī kuí yǐ zú]
                    
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 
                    燕雁代飞[yàn yàn dài fēi]
                    
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 
                    衣不完采[yī bù wán cǎi]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 
                    一榻横陈[yī tà héng chén]
                    
形容人在床上横躺着。
 - 
                    言语妙天下[yán yǔ miào tiān xià]
                    
形容言语非常精妙。
 - 
                    妖由人兴[yāo yóu rén xīng]
                    
妖物因人而生。指不正常事物是由于人自己不严肃、不正派引起的。
 - 
                    一客不烦二主[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
                    
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
 - 
                    一介不取[yī jiè bù qǔ]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 
                    言重九鼎[yán zhòng jiǔ dǐng]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 
                    羊入虎群[yáng rù hǔ qún]
                    
比喻好人落入坏人的手中,处境极端危险。
 - 
                    鹦鹉能言[yīng wǔ néng yán]
                    
鹦鹉能学人说话。比喻要小心学舌的人,谨防走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