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喀秋莎火箭炮:世界火箭炮的鼻祖

时间:2019-11-27编辑:历史狂流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俄语:Катюша,俄文罗马化为Katyusha)是第一种被苏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生产、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相较于其他的火炮,这种多轨火箭炮能迅速地将大量的炸药倾泻于目标地,但其准确度较低且装弹时间较长。它们虽比其他火炮来的脆弱,但价格低廉、易于生产。

二战中,喀秋莎成为了第一种苏联大量生产的自行火炮,并常将其装载于卡车上。和其他自行火炮相比,这样的机动性为喀秋莎带来其他的优势: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并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离开。其火箭发射车为美援的雪佛兰G7100及福特-马蒙·夏灵顿HH6-COE4和苏联自己生产的吉斯6,吉斯151卡车等。

喀秋莎火箭炮,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火箭炮的流行名称。系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取共产国际俄文第一个字母K命名并印在炮车上,这是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工厂出厂时的标记,K即是俄文单词共产国际的第一个字母。

由于火箭炮这种新型武器当时严格保密,红军战士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该武器命名为一个女性的爱称“喀秋莎”,这个别名迅速在苏军队里传播开来。德军则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德语:Stalinorgel)。

服役动态

在1941年,当德军沉浸在利用缴获的苏联宽轨列车为后方补给物资的喜悦中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咆哮吓住了正在忙碌的德军,不到10秒的时间内,天崩地坼一样的密集炮火把车站附近的德军和他们的物资列车全部都炸上了天,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突然而来又突然离去,一切陷于死寂,幸存的德军仿佛从地狱走了一遭。

是什么火炮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倾泻如此多的弹药?这个困惑一直没有得到解答,直到莫斯科会战期间,德军首次缴获了一种架在卡车上的火箭发射器后,世人才首次了解到苏联有一种秘密武器——喀秋莎火箭炮。

说起喀秋莎,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俄罗斯的一首歌曲《喀秋莎》,不过同样举世有名的是叫做喀秋莎的火箭炮。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是第一种被苏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生产、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相较于其他的火炮,这种多轨火箭炮能迅速地将大量的炸药倾泻于目标地,但其准确度较低且装弹时间较长。

它们虽比其他火炮来的脆弱,但价格低廉、易于生产,德军则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喀秋莎火箭炮在二战时几乎是德国军队的噩梦,尤其是步兵部队。其实喀秋莎火箭炮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二战期间,它影响了世界军事的发展方向。直到现在,各国军队都还装备着各式各样的火箭炮,比如03式远程火箭炮等等。

二战中,喀秋莎成为了第一种苏联大量生产的自行火炮,并常将其装载于卡车上。和其他自行火炮相比,喀秋莎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并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离开。其火箭发射车为美援的雪佛兰G7100及福特-马蒙·夏灵顿HH6-COE4和苏联自己生产的吉斯6,吉斯151卡车等。

作为一种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喀秋莎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10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0秒,最大射程7900~8800米,运载车时速90千米。

该炮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喀秋莎火箭炮会进行集团齐射,覆盖很大的一片区域,根本就没有地方躲,作为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火力配系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喀秋莎成名于二战,在后来我国抗美援朝中也引进了喀秋莎,对美军造成了重大伤亡,令美军吃了不少亏,这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代火箭炮,但是这样强大的武器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兵哥认为大致有以下三个缺点。

一是准确度较低。因此喀秋莎做到了面杀伤,但做不到点杀伤。二就是喀秋莎装弹时间较长,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需要多达5~10分钟时间,在时间就是生命的战场上这样有很大问题三是喀秋莎火箭炮发射会造成巨大的动静,极其容易被对方发现。

除了喀秋莎火箭炮之外,苏联还陆续推出了其他各种火箭炮。不过总的来说,喀秋莎火箭炮也是开了武器史上的一个先河,正是各国都看到了火箭炮的威力巨大,鉴于火箭炮的作用,二战的主要参战国都开始研发火箭炮。而无论何时,苏联时代的喀秋莎火箭炮却依然耀眼,在武器装备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