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5-19编辑:历史狂流
马克沁机枪的最初试验型号,枪管外还没有水冷套筒,外形与今天我们看到的马克沁机枪有很大差别。
武器的发展总是和战争密切相关。19世纪下半叶,欧洲正处于殖民主义向外扩张的顶峰时期,为满足频繁战争的需要,各国都在迅速更新自己的步兵装备,在连发步枪普遍使用之后,更需要的是一种能自动装填子弹、具有压制性火力的武器。虽然此前已有能够连续发射的加特林多管机枪,但这种以人力驱动的连发武器非常笨重,射速也低,不适合野战需要。填补这一空白的是海勒姆·史蒂文森·马克沁发明的马克沁机枪,它的出现是轻武器史上继后膛定装弹出现后最重要的一次变革。但难以令人置信的是,取得如此成就的马克沁却是“半道出家”,在发明马克沁机枪前他甚至是个对枪械所知无多的“门外汉”。
“自动武器之父”与马克沁机枪的诞生
马克沁于1840年2月25日生于美国缅因州的桑格斯维尔。由于家境困难,他14岁时就辍学在一家马车制造厂做学徒,后又从事过猎手、军人等多种职业。生活的坎坷使得少年时代的马克沁寡言少语,他将除工作以外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勤奋自学上,逐渐显露出在机械、电气工程方面的天赋和创造性的动手能力。马克沁在马萨诸塞州自己叔叔的工厂里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他发明的烫发熨斗、照明用煤气发生器、钟表去磁机和机车车头灯都获得了美国专利,他还负责安装了纽约首家电气照明设备。由于马克沁的发明主要集中在电气方面,不可避免地遭到当时美国电气业龙头老大——爱迪生公司的排挤,因此他远赴欧洲考察,准备开拓当地市场。但马克沁到欧洲转了一圈后,意识到制造武器是一项更好的商业投资,于是已经42岁的马克沁决定转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不久他在伦敦定居,并加入了英国国籍
马克沁亲自操作他设计的炮兵用高轮架马克沁机枪
作为一个勇于创新的人,马克沁将目标定位在研制一种能够实现快速发射的自动武器上,这首先要求能找到一种全新的脱离人力操作的自动原理。马克沁不仅具有天赋与勤奋,同时他还有着少见的机敏头脑和非凡的洞察力,他将注意力放到了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射击后座现象上,并且巧妙地加以利用。经过苦心钻研,他为即将出现的自动武器找到了连续射击的理想动力来源——火药气体,通过弹簧和机构的运动和转换,将火药气体产生的后座力用于完成开锁、抛壳、装弹和闭锁等一系列动作,使得单根枪管的武器也能够实现连续发射。马克沁在一支改装过的温彻斯特杠杆步枪上验证了他的设想,证明这种自动原理是切实可行的。
1883年,马克沁在伦敦哈顿花园路57号的住所内开始试制他的新枪。他从事的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发明,没有类似产品可供借鉴,全部零件和工具、量具都是亲手设计制作,只有枪管是外购的成品。马克沁的设计采用枪管短后座自动原理,在发射瞬间,枪机和枪管扣合,发射后两者共同后座一段距离,然后枪管先停止移动,通过肘节机构实现开锁,枪机继续后座,完成抽壳、抛壳动作,压缩复进簧并使发射机构待击,同时带动供弹机构将下一发枪弹提到供弹位置上,随后枪机在复进簧作用下复进,将下一发枪弹推进枪膛,枪机与先行复进的枪管再次扣合完成闭锁,随后击发枪弹。发射动作每秒往复循环10余次,射速高达每分钟600余发,第一次实弹射击时,仅用了1.5秒钟就将装填的6发子弹全部射出,远远超过原有的各种手动机枪。马克沁在他的设计中还巧妙地借鉴了一些前人的成果,如温彻斯特步枪的肘节式闭锁机构,以及加特林机枪上的某些设计。为解决射击速度提高带来的弹药补充问题,马克沁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由弹带和拔弹齿共同作用的供弹系统,取代了最早试验用的加特林供弹漏斗,333发子弹预先装在一根长约6.4米的帆布带中,以节省装弹时间,射击时布带被自动拉入进弹口,布带头上带有锁扣,可以两两相接以维持长时间的连续射击。马克沁还发明了油压缓冲和射速调节装置,并开创了机枪分解结合时不使用工具的先河。在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这些设计仍然沿用于各种现代自动武器上。
1888年8月马克沁机枪的一次展示活动,射手右后方站立者为马克沁
由于马克沁没有专业知识背景,所以很多业内专家并不把他和他的发明放在眼里,甚至1883年进行原理性试验的时候,仍然不相信他能完成这一发明,反而给予冷嘲热讽。另一大难题是与人们的传统观念作斗争,当时专家们普遍认为不管武器发展到什么高度,进攻时的步兵火力都不过是决斗的前奏曲,最后取胜仍要靠刺刀和肉搏,因此各国列强并没有立即认识到机枪的战术价值。另外很多人认为,步枪用一发子弹就能杀伤一个敌人,但如果使用马克沁机枪这样的高射速武器的话,当敌人倒毙之前已经发射很多发,不可避免地会浪费宝贵的子弹,这种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马克沁的订单。因此1884年当马克沁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挺真正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机枪后,如何打开市场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马克沁采用的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不辞辛苦地带着样枪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上门推销,或是邀请潜在客户上门,通过实地射击使客人们对他的武器产生兴趣,再通过少量销售和试用来巩固这种印象。在俄国圣彼得堡,马克沁亲自为俄国皇族和高级军官们进行了实射表演,在一分半钟内打完了333发枪弹,随后俄陆军炮兵管理局就订购了一些,装备要塞炮兵部队。鉴于青年时代的教训,马克沁从1885年起把自己设计的各种机构都申报了专利,生产马克沁机枪的厂商必须付给他使用专利的报酬,虽然这样做有“垄断技术”之嫌,但实际上此法的确有效维护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英军在冈比亚与当地部族武装交战时首次使用了马克沁机枪
马克沁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回报。1888年11月21日,英军在非洲冈比亚与当地部族交战时使用了马克沁机枪,这被认为是这种武器的首次实战应用。保守的英国人终于在马克沁机枪发明8年之后的1892年,正式决定使用该枪,开始仍是沿用老式的11.43毫米黑火药枪弹,不久改用新发明的7.7毫米无烟药枪弹。德国在1899年决定也采用马克沁机枪,但口径改为7.92毫米。美国位居第三,于1894年开始使用,不久也由黑火药枪弹改进为使用无烟药的.30-06步枪弹。俄国则从1900年开始装备马克沁,起初全部依靠从英国进口,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水冷式的马克沁机枪表现出色,给予装备法国哈其开斯气冷式机枪的日军极大杀伤,因此战争结束后俄国购买了马克沁的专利,自行改进出M1905和M1910两种马克沁机枪并在图拉兵工厂投入生产,两者均发射俄式7.62毫米枪弹。由于生产马克沁机枪的国家很多,不仅口径不一,外形差别也很大,仅枪架就有三角架、轮架等多种式样,即使同一军队使用的马克沁可能也并不相同,如一战期间美国柯尔特公司就为俄军生产过7.62毫米口径的维克斯机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马克沁机枪已是除法国外的各主要交战国的普遍装备。二战后很多国家仍旧列装这种机枪,其中很多国家装备时间超过了半个世纪,如第一家采用马克沁机枪的英军一直到1968年才全部撤装。
索姆河一战成名
马克沁1916年11月24日在伦敦家中去世,享年76岁。在逝世之前,他还有机会见证他的发明所带来的惊人杀伤力,这就是使得马克沁机枪的威名持续了40年之久的索姆之战。
1916年春,西线的持续平静之中酝酿着更大的战事。协约国军队总司令霞飞元帅与英军总司令黑格元帅联络,计划夏秋之际在法国北部的索姆地区进行一次大的战役,以夺取战场上的主动权。虽然黑格认为英、法军在索姆的阵地地势较低,而居高临下的德军在地形上占据先机,但还是同意了作战计划。
堑壕中的一个德国5人机枪组,装备的是德国改进的MG08型马克沁机枪
1916年7月1日晨,在持续一周的炮击后,总攻击开始了。英、法步兵纷纷跳出战壕,沿着全长40公里的正面战线,像潮水一样冲向德军阵地。由弗里茨·冯·贝洛将军指挥的德国第二集团军所辖的8个师在乔克高地一带构筑了坚固工事,安设了数百挺马克沁机枪,在经历了150万发炮弹的轰击后,工事被毁不少,但机枪由于可以机动,损失并不大,正严阵以待英法联军的到来。半小时后,联军顺利通过德军弃守的前沿,进入事先标定好的机枪射程之内。大约8时整,德军埋伏的马克沁机枪突然开火,密如飞蝗的枪弹象镰刀一样将促不及防的英法联军士兵一排排地扫倒,雷鸣般的喊杀声逐渐微弱下去了,战场上密布着英、法军的尸体,就象田野中所晒的大片干草。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史》记载,英法联军在这一天阵亡了6万人,而《简氏步兵武器年鉴》1975年版认为是5.7万人,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倒在了马克沁的枪口下。
由于主攻集中在索姆河北岸,因此损失主要是罗林森将军指挥的英国第四集团军和艾伦将军指挥的第三集团军,南线的法军伤亡较轻。后世的人们在讨论这一战斗时,常常把失利的原因归结在英、法军的军服上,认为英军的红上衣和法军的红裤子太过显眼。其实,当时英、法军早已换上了保护色的军装,战争初期的老式军服已基本废弃。造成惨重伤亡的真正原因是,英、法等协约国部队的指挥官还没有完全认识马克沁机枪这种高效杀人武器在防御作战中的威力,进攻时仍要求以密集队形向前猛冲,在攻击受挫依旧如此,同时士兵们不知道在敌人的火力下如何隐蔽自己,而炮兵也不能有效地掩护冲锋中的步兵。
美国历史学家马歇尔这样形容7月1日的战斗:“这是英国战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页”。但对于马克沁机枪而言,索姆一战却是它最辉煌的战例。这场战斗之后,以马克沁为代表的各种重机枪正式成为了“步兵火力的支柱”。索姆战场的惨败对协约国来说并不完全是坏事,英、法军队的中高层从这一血的教训中认识到了机枪在阵地战中的巨大威力,于是英国迅速生产由马克沁改进而来的7.7mm维克斯机枪并列装部队,而法国则大量装备了导气式自动武器的代表——哈奇开斯机枪,这下轮到德国人去品尝在索姆英国人和法国人所尝到的滋味了。
到一战结束时,各参战国都普遍装备了水冷式重机枪,而且大多数外形与马克沁机枪差别不大,有的在某些结构的设计上甚至超越了马克沁的水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勃朗宁研制的M1901/M1917、奥地利的斯瓦兹洛瑟以及意大利的佩里诺机枪,只不过使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还是马克沁机枪。德国不仅马克沁装备数量大,同时改进型号也最多,一战期间还出现了可供单兵使用的MG08/15,该枪实际上是装上了小握把和枪托的MG08,是轻机枪的直系前身。同样在一战期间,马克沁机枪还率先登上了刚刚出现在战场上的两种重要武器——飞机和坦克上。德国在1909年就开始研究飞机使用的轻型化马克沁机枪,最终由海涅曼设计成功,1911年开始生产,比1912年试验成功的美国路易斯机枪要早一年,因此马克沁也是航空机枪和车载机枪的鼻祖。由于协约国对德国马克沁机枪的威力记忆深刻,当一战结束后,协约国第一件事就是在凡尔赛和约中限制其研制和生产新的水冷式重机枪,德国不得不以轻机枪的名义偷偷摸摸地继续研究,结果歪打正着地研制出了MG34等在二战中大显神威的通用机枪。
马克沁机枪在中国
中国是第一批购买和仿制马克沁机枪的国家。1888年,在马克沁机枪发明4年之后,金陵制造局就在国内率先仿制成功这种新式武器,当时国内称之为“赛电枪”,意思是说它发射速度快若闪电,到1893年共生产30余挺,由于该枪发射的是黑火药枪弹,故障率高,因此不久后即与连珠炮、神机炮等老式武器一并停造。1896年夏,在伦敦近郊的比顿夫人庄园,赴英访问的李鸿章观看了马克沁亲自出席的马克沁机枪射击表演,一挺马克沁机枪在数分钟内便将一人粗的大树拦腰打断,李中堂不禁感慨:“太快!太快!”而在询问了价格之后,这位洋务派领军人物又自叹:“太贵!太贵!”不过虽然昂贵,国内还是进口了为数不少的英国和德国制造的马克沁机枪,该枪因为火力猛、威力大而被赞为“军中利器”,到民国初年时,在交战中使用马克沁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p#分页标题#e#
1896年夏,伦敦近郊的比顿夫人庄园,李鸿章(右二)与马克沁(右一)与射击表演使用的马克沁机枪的合影。左一为后来生产改进型马克沁机枪的维克斯公司总裁维克斯先生,中间二人为翻译。
1914年,金陵制造局袁光煜等11名技工,通过拆解实测绘图,耗时半年多仿制成功最新式的德国MG08马克沁机枪,但产量不大。先后仿造过马克沁的国内工厂,还有广东兵工厂、巩县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大沽造船所、四川机器局、湖南金工厂、赤水兵工厂、开封兵工厂、山东兵工厂等10余家。其中制造时间最长、数量最大、产品质量最好的,当属金陵兵工厂。1924年,该厂根据德国提供的MG08图纸,对产品进行改良和标准化,新枪被称为二四式,综合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后成为国内制式重机枪。1937年2月17日,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向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作军事报告时,就提到“重机枪之制造,自得德国兵工署之助力,金陵厂造者已与德造无二,并能兼任高射”。从1929年到1937年,金陵厂累计生产马克沁3500余挺。抗战爆发后该厂内迁重庆并更名为第21兵工厂,在复工的1938年即达到了年产1060挺的水平,是1929年时的近10倍,最高时年产量达到3600挺。1943年,该厂生产的二四式首次实现枪闩内各种零件的互换,厂长李承干称此次改进为马克沁机枪“空前和最大之改革”。改进后的产品于1944年11月开始投产,后经继续改进,枪管零件也实现了互换。此时国内装备的马克沁已经以国产品为主了。1945年,经重机枪厂主任吴均惠、主管技术员张德义等研究,又将二四式由水冷改为气冷,全重由49公斤下降至31.75公斤,1948年9月首批试生产50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