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05编辑:梓岚
1952年4月,经过对日本7年的占领改造,美国从日本开始撤军。
这引发一系列问题。在日本,这7年都是由麦克阿瑟指导着天皇“履职”,“美国离开日本后,谁来保护日本呢?”天皇不无担心地问。
“别担心兄弟,美国会像保护加利福尼亚一样保护日本的。”麦克安慰裕仁说。
虽然离开,从未走远,美国在日本部署的军力逐步缩小,但直到1990年,仍有5.3万人驻扎在日本国内。
作为回报,撤军前,美国和日本签署了《旧金山和约》《日美安保条约》,里面无限扩大了美军在日本的特权,承诺保证日本的军事防御。
这引起创伤中成长的日本人的反对。“把日本置于美国在亚洲战争的布局中,日本人还要再为战争牺牲吗?”
战后相当长时间内,日本人一直认为自己是二战中受伤最大的国家。一切有关战争的危险都让他们变得敏感。
所以,当时日本左派右派斗争很大。
1952年5月,反对安保条约的左派和群众示威,与警察冲突,2万人被杀。日本社会严重分裂。
作为国体象征的日本天皇裕仁承担其义务,首次举行了全国战殁者追悼会。
这是一场对日本二战中死去军人的纪念。“衷心哀悼死难者。想起他们的遗族,我痛心无比。”裕仁在讲话中沉痛地说。
讲话拉拢了这些战后成长起来的“遗孤一代”,弥合了社会裂痕。
之后,这个天皇为恢复日本秩序和自己的声望,继续奔走。他一生当了63年天皇,前20年把日本拉入战争深渊,后40年一心想带日本走出黑暗,为自己正名。
6月,裕仁参拜伊势神宫,一个祭祀日本天照大神的地方。
7月,参拜明治神宫,一个代表日本近代崛起的天皇的神社。
8月,对二战战殁者进行表彰。
10月,恢复对靖国神社的参拜。早在1946年4月,美国反对天皇参拜靖国神社,麦克阿瑟认为那里代表战争崇拜,修宪禁止裕仁参拜。
从1952年至1975年,裕仁先后8次参拜靖国神社。
但需要明白的是,此时的靖国神社还仅仅是一个纪念战争死亡军人的地方,名字不叫靖国神社,叫东京招魂社。里面大部分是明治天皇时代至二战时的战死者牌位。
1955年后,随着右翼掌权,对招魂社越来越别有用心。终于在1978年,他们把14名二战甲级战犯、2000名乙级丙级战犯牌位移入招魂社,并在第二年将其改名为靖国神社。
从此,靖国神社成为二战军国主义的代名词。
从1976年至1989年死亡,裕仁天皇最后的10多年中,没有再去参拜靖国神社。不是他顾忌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反对,而是怕国内舆论对他追责。
代表军国主义的老天皇已经死去,现在的他一心树立新形象,拒绝与战争沾边。
这个老头晚年一直担心一件事,怕提二战责任,因为自己一担责就要退位,就要否定自己的一生。
上一篇:德国士兵与小女孩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