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02编辑:梓岚
希特勒入侵英国的野心并没有随着“海狮计划”受挫而放弃,他决定同时实施“德国空军对英国的伟大空战”。
1940年8月2日,希特勒命德国空军总司令部发布了发动“不列颠战役”的命令。空军司令戈林坚信:将在4天内瓦解英国南部的空中防御,在4周之内将英国空军逐出英国上空。8月10日,德国空军开始全面出击。这次进攻计划被称为“鹰日计划”。
由于天气原因,“鹰日计划”被迫推迟到8月13日,德军于12日进行了一次大空袭的前奏,德国空军对英军的沿岸雷达站进行了猛烈的突袭。英国虽然有部分雷达站被击中并遭严重破坏,但德国人此时还不了解雷达对英国防空的重要性,他们在发展和运用这种电子装置方面远远落在英国人后面。
从8月13日开始至8月23日,“不列颠战役”进入第一阶段,在历时10天的战斗中,德国对英国进行了5次大规模轰炸,企图摧毁英国空军。德国空军采取的战术手段是集中优势兵力,空袭英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和空军主力配置地区,采取大机群出航,小编队进入目标分波次连续突击,使英国防空力量不能实施集中抗击。
8月13日,天空阴沉,能见度极差,在苏塞克斯和肯特上空,密布的浓云常常低至1300米,这样的天气根本不适合空战。但戈林和希特勒急不可耐,完全不考虑天气的原因。依然命令强大的德国轰炸机队按原计划实施。
但是,德国的护航战斗机队却没有按计划同时起飞,只有少数战斗机跟随而出,德国轰炸机只好在几乎没有战斗机掩护的情况下单独出击。
由于英国部署了警戒雷达,空军司令部很快得到了德机即将来袭的情报。立即下令飞行机群起飞,以对敌机实施集中攻击。第10战斗机大队司令布兰德也派出了两个中队的“旋风”飞机到多塞特上空巡逻。
当德军林斯贝尔格上尉率领驱逐机大队越过英国海岸线时,处在编队最后的一架飞机发出警报:“后方发现‘喷火’式飞机。”这一声警报使德国飞行员们像遭到电击一样,神经顿时紧张起来。他们明白:自己的笨拙的双引擎“梅塞施米特”飞机的性能不如英国的“喷火”式。
林斯贝尔格立即命令全队排成圆形防御阵式,互相掩护尾部。林斯贝尔格率先按编队部署开始转弯。在他还没有完全转过来的时候,飞在高空的英国歼击机突然高速从后方追了上来。
林斯贝尔格的飞机马上向右一拐,子弹从他的左侧擦身而过,“喷火”式战斗机扑了个空。另一架德机想用俯冲动作躲避,但因速度没能立即提起来,而被英国飞机紧紧咬住,遭到攻击。“喷火”式飞机的机翼下喷吐着火舌,竭尽全力向圆形方阵俯冲而来。一会儿,就有两架德机被击落了。
德军在其他方向的情况也同样不妙,以东彻奇机场为目标的德国轰炸机群显然成功地实施了轰炸,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以希尔内斯港为目的地的轰炸机群被英国“旋风”式飞机紧紧咬住,只好胡乱扔出炸弹,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8月15日,天气开始出人意料的好转,云雾逐渐散去,持续了好几天的阴暗天气豁然晴朗,这是实施大规模空袭的大好天气。德国空军统帅部根本没有估计到天气的变化,各航空队的指挥官都被戈林召到卡琳山庄开会去了。
这时,留在加来博宁格斯司令部值班的德国空军第2航空队参谋如保罗·戴希曼上校长时间地仰望天空。他在考虑到底该怎么办。最后,他以一个军人的责任感承担了风险。立即向各部队发出了出击的命令。
根据戴希曼的命令,德国空军出动了由1800余架飞机组成的庞大机群,其中轰炸机600余架,战斗机1200余架。整个英格兰南部上空顿时充满了战斗的喧嚣:轰炸机隆隆轰鸣,战斗机腾升俯冲,穿梭交织,机枪疯狂地扫射,机炮连续喷射着冒火的弹头……这是世界空战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大奇观。
然而,德国空军的这个阴谋被英国道丁元帅识破了。道丁把原来部署在英格兰南部双方争夺焦点以外的第11战斗机大队北调苏格兰,与一直没有参战的第12、13战斗机大队合兵一处,这样德军的企图又破产了。
其后几天,由于天气恶劣,空战中断。至23日,不列颠之战的第一阶段结束。戈林对德国空军的战绩非常不满,大发脾气,他怎么也不能容忍他的空军出现这种情况。
为了一举击溃英国皇家空军,德国从8月24日至9月6日,平均每天出动飞机1000多架次。不列颠战役已经进入了决定性阶段,英国皇家空军驾驶员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之中,每天要出动好几次,他们已经太疲劳了。
这时,德军方面的数量优势开始发挥效力,致使英国南部的5个前进机场遭到严重破坏。沿海7个雷达站中的6个遭到十分猛烈的轰炸,整个通讯与指挥控制系统濒于彻底瘫痪的边缘。
这时,英国空军战斗机的防御力量开始削弱了,短短10天内,就有446架战斗机被毁或遭破坏。103名驾驶员阵亡,128名重伤,这两个数字之和几乎是当时全部驾驶员的1/4。英国面临着灾难性的危险,整个国家也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偏偏在这个时候,戈林犯了一个决定性的错误。他为了报复英国人8月26日对柏林的空袭,而命令德军从9月7日开始大规模空袭伦敦。精疲力竭的英国空军飞行员终于得到了一次宝贵的喘息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又重新恢复了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