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31编辑:梓岚
在奥斯卡经典电影《西线无战事》中,德国政府以漂亮的口号呼吁年轻的学生奔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在爱国主义热情的驱动之下,一批又一批年轻的生命奔赴炮火纷飞的西线战场,用生命为青春的无知与热情付出了代价。这些把战争理想化的孩子们,当在现实中与炮火初次相逢时吓破了胆。在一次又一次残酷的磨砺之后,一些曾经单纯美好的生命在生与死之间产生了扭曲。
在惨绝人寰的战争实况中,无数年轻的生命留在了那片被热血浸染的土地上。无数本应该在最美的季节绽放的生命花朵猝然凋零,而军方得到的前线报告却清清楚楚写着“西线无战事”的字样。
这部拍摄于一战后不久的1930年的影片,在反战的情绪中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又一个被蒙蔽的年轻的生命在战争中消失的身影。亲身经历过一战的原小说作者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用细腻的笔触带我们亲历一次灵魂的震撼之旅。
而这部在现实中虚构的文学作品,却在多年后的和平年代,用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印证。据英国媒体披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大约有25万的童子军奔赴欧洲战场。而这里的童子军,是指低于法定服役年龄(18岁)的孩子们,是比电影中的主人公们更年轻的生命。而在这些孩子中,将近一半的人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战场上。而这个事实,曾被英国政府刻意隐瞒了将近一个世纪。
“祖国需要你们”
1914年8月,英国宣布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众所周知,这样大规模的军事作战,最需要的就是士兵。在战前的常态生活中,政府不可能供养足够的作战人员,于是,一场场轰轰烈烈的招兵宣传战在所有参战国中打响。
正如电影中所描述的一样,不谙世事的孩子们,在政府试图美化战争丑恶本质的宣传中,在青春期独有的热情的感召下,前赴后继加入军队,奔赴战场。据统计,在宣战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英国军队就招募到了75万人。在这支庞大的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未成年的孩子,最小的甚至只有十三四岁。尽管政府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这种情况,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达到发动战争的目的,统治者们最终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这些和他们的孩子年龄相仿的童子军,被输送到了被那称做“人间地狱”的战场上。
在英国媒体披露这一惊人事实之后,作为幸存的当年童子军成员之一的塞西尔·威瑟斯,回忆起了自己的参军生涯。他说当时在政府的大力号召下,许多同学将参军作为一种荣耀的表达。当时只有17岁的塞西尔·威瑟斯,瞒着家人,用谎报的名字和住址,轻松得到了入伍的机会。而据塞西尔·威瑟斯回忆,当时的征兵处从未向他们要求过出示出生证明之类的东西,许多比塞西尔·威瑟斯年龄更小的孩子,也一样轻松过关,成为了耀眼的童子军成员。
据资料记载,这些童子军,在战火中和成人士兵一样,经历所有的残酷与考验。在枪林弹雨中,这些本该享受阳光的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迎来一场又一场让他们刻骨铭心的战斗。
现实远比史料残酷
在英国媒体披露的相关资料中,有一个名为霍拉斯·伊莱斯的童子军,参战时只有14岁。在两年后的索姆河战役中,年仅16岁的霍拉斯·伊莱斯被炮弹击中,死在了战场上。在霍拉斯·伊莱斯临死之前与家人的通信中,他的姐姐弗洛丽曾要求他向军队公布自己的真实年龄,以获得提前回家的机会。弗洛丽在信中写道:“亲爱的霍拉斯,告诉他们你的真实年龄吧,我相信他们会送你安全回来的。”但是,弗洛丽最终等来的,不是弟弟的归乡,而是他的阵亡通知。
而在另一份资料中,一个名为亚伯拉罕·贝维斯泰因的男孩的经历,更让我们唏嘘。根据当时的文件记载,这些年龄幼小的童子军,如果发生开小差当逃兵的情况,将面临着和成年士兵一样的处罚——被行刑队处死。亚伯拉罕·贝维斯泰因在入伍时只有16岁,在次年的一场战役中,亚伯拉罕·贝维斯泰因不幸背部中弹,被送往一家医院接受治疗。
在即将返回前线的时候,一枚手榴弹在他身边不远处爆炸,虽无大碍,但是接二连三的惊吓,让亚伯拉罕·贝维斯泰因对战场产生了恐惧。一名军事医疗官员命令他重回战场,亚伯拉罕·贝维斯泰因拒绝执行。1916年,不满18岁的他被执行枪决。
事情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这些尘封的档案,终于在历史学家的研究中得以重见天日。当我们在和平的年代看这场久远的杀戮之时,即使面对着这些史料的记述,也很难想象,当时的政府,究竟用了怎样的溢美之词和鼓励的方式,让本是存在于人们的天性之中的对于灾难的恐惧感烟消云散,从而使得这些孩子能够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而在战场中,又是怎样的外在的游说和内在的力量,让这些终于见识到战争残酷现实的孩子们,在见证了同伴的死亡之后,最终坚持了下来。那些炮火连天的日子,即使我们有再多的档案可供查阅,都无法让我们还原当时最完整、最真实的场景。
面对着这些只是孩子的童子军,当时的英国下议院的议员亚瑟·马克汉姆努力说服国防部将他们从战场上撤回。但是,面对着日益严峻的战争形势,当时的英国军队急需大量的人员补充。英国政府因此对亚瑟·马克汉姆的建议置若罔闻。1916年,亚瑟·马克汉姆去世,从此,为童子军游说的声音就此消失。
十几岁正是人生最无忧的年龄,在和平年代中享受阳光滋润的孩子们,恐怕很难想象在近一个世纪前的那场战争中,曾有着和他们一样的青春的同龄人,在炮火中经历自己的人生洗礼,而那些最终将生命留在战场上的人,他们在当时当地,有着怎样的心理经历和惶恐,这将永远会比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更加让人惨不忍睹。因为,现实生活的残酷,永远让人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