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03编辑:文二
这是古代世界发生的一场有记载的历史争斗:刀光剑影,喊声震天,全副武装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一路杀来。罗马统帅克拉苏气宇轩昂,出言不凡,策马飞奔,正指挥大军沿幼发拉底河而上,追击安息帝国的骑兵。
克拉苏是罗马“前三头”之一,公元前71年镇压了国内的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后,谋求战功心切,在执政官任期未满的情况下,便全力投入了入侵东方安息帝国的战斗中。墓地,克拉苏向前方四下眺望:只见眼前是一片草地,满目荒凉,渺无人烟;尘埃尽头,已不见敌方骑兵的踪影。“不好,我们要中安息人的奸计了!”克拉苏勒住马鞍,不由大声惊呼起来。
是的,克拉苏果真中了安息人所布下的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计谋了。公元前53年5月,克拉苏率罗马远征军7个兵团,4万余人,渡过幼发拉底河,乘胜追击安息骑兵。是月6日,两军在幼发拉底河上游卡雷城郊交战,没几个回合,安息骑兵便佯作退却,渐渐地把罗马大军引入荒无人烟的草原深处,陷进安息人巧妙设计的包围圈中。
“杀!”说时迟,那时快,早已埋伏在两侧的安息骑兵,个个纵马扬鞭,挥舞战刀,向罗马人冲来,这突如其来的袭击,顿时使罗马军团阵脚大乱,晕头转向,安息骑兵四面夹击,人马相互践踏,死伤不计其数,战死2万人,被俘L万人,主帅克拉苏在乱军之中也被杀。
残部在突围途中,由克拉苏之子率领的一支部队终于冲出重围,辗转东行,几经变迁,约在公元前36年消失中国境内。驻守在我国甘肃河西地区的古罗马将士,就是这支当年被安息人击败的罗马的败军。
追溯公元前后的古代世界,在亚欧大陆上自东而西并存着三个强大的国家:中国的汉王朝、安息帝国和罗马帝国。在那时,由于交通不畅,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成了一条联系亚欧、横贯中亚的交通大道。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其副使则远行至安息,这次出使,打通了从中国抵达安息的通道。
公元1世纪,东汉和帝派班超经营西域,其助手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后闻大秦路遥艰险难至,但却走通了从中国到达波斯湾的路。这是由东而西,即由中国经安息力图与罗马帝国直接沟通的典型事例。如果说,由于种种原因,张骞、甘英未能与罗马人直接沟通,并抵达罗马帝国,那么,古罗马人的这支败军却在无意中由西而东,走通了从罗马到达中国的路。
然而,关于在中国甘肃河西地区何以会驻守古罗马将士,却是一个多年来今历史学家困惑而又感兴趣的历史之谜。早在1955年,专门研究中国古史的英国历史学家德效谦教授在其《古代中国的罗马城》一书中认为:公元前53年,145名遭安息击败的罗马军残部,东逃至中国,于次年被汉王朝西域都护陈汤俘获,将他们安置在“骊”(汉代人对罗马帝国或罗马人的称谓,又称)。
澳大利亚学者戴维·哈瑞斯在研究了这支古罗马军队后也得出与德效谦相同的结论,并认为这支逃脱的罗马残兵后来成了北匈奴的附庸,公元前36年他们最终在中国境内消失踪影。
但有的历史学家不同意这样的见解。美籍华裔历史学家余英时在其著作《汉代中外经济交通》中,对上说提出了质疑。余英时认为,依照汉朝制度,设县至少要有几千人口,145名罗马将士不可能设县。
因此,余教授指出,德效谦的论见没有历史根据,并认为德效谦可能受了王先谦《汉书补注》的误导。中国大陆学者莫任南在《汉代有罗马人迁来河西吗——骊县的起源问题》的论文中亦认为罗马“降人置县”不足为据。
莫任南认为,中原统治王朝有自大传统,是“汉借骊为县名,因眩人来华献技,取朝廷‘威德偏于四海’远夷慕义向化之义”,又云:“汉廷在歌舞酒宴之余,会觉得于眩人所经过的河西,设置骊县,自可矜夸一番。”莫氏的“自大”、“矜夸”说,都着意否定罗马降人在我国河西地区安置的可能性。
台湾攻研秦汉史的学者邢义田认为,以上两说,各执一词,难以断定是非。他希望大陆学者能拿出确凿有力的考古证据来。传来的消息是令人鼓舞的,历史学家们决心把它弄个水落石出。
晚近以来,中外历史学家在我国兰州进行了合作研究,其初步的结果是:这支古罗马的败军,是罗马共和国的残部,会摆“鱼鳞阵”。他们随匈奴部队与汉王朝军队交战,失败后被收编,并把他们安置在今甘肃河西地区,建立了“骊”城。汉朝军队收编这支古罗马共和国的残兵,派它协同驻守在我国河西地区。时间距今约为2025年。
1989年3月,中外学者在一张公元前9年的地图的帮助下,已进一步确定该城位于兰州西北约30O公里的永昌镇附近,并准确地找到了这处废墟。甘肃永昌“罗马城”将在近期内开始挖掘,届时随着这个历史之谜的索解,将为人们了解古代中西交通提供了又一个生动有力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