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10编辑:历史狂流
回头看看苏联方面的表现,就会明白德军失去了什么。7月10日之后,苏联人从初期的脑震荡中恢复过来,迅速改组了统帅部,新建各作战方向的指挥机构,改进了苏军作战部队的编制,改组后勤保障机构,国防委员会还加速后方建设,建立野战基地,调整陆海空交通网,修复和重建铁路……这些活动都是以莫斯科为中心舞台进行的。虽然前期部队遭受重创,苏联利用了德国目标游离的两个半月,新动员预备役530万人,这支强大的兵力是经过莫斯科配属到全国各个战场。当一个被打伤的对手已经在舔舐伤口弥补弱点的时候,事情本身就有些棘手了。
另外在长远战略上,苏联已经开始重建工业体系,从7月到11月,苏联工业进行了东部大迁移,先后从列宁格勒地区、乌克兰等地向东转运了150多万节车厢的物资装备,共有1523个大企业迁至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苏联已经转变了战略指导思想,他明白自己已经不可能短期内击败德国,因此彻底放弃战略进攻而转入战略防御,立足打一场后发制人的持久战,而前面的战略转变、军队改组、经济重建都服从于这一基本思想。拖下去、战争节奏放慢,就会对苏联有利,而对敌人的利是对自己的害,可以说德国的速决战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为立足于长久,苏联另一举措是结交英美,与英国签订贸易协定,与美国签订经济军事互助协定。41年9月底,英美苏三代表开会讨论了英美向苏联提供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的问题,会议签署的一个议定书规定,从1941年10月1日到1942年6月30日,美英每月向苏联提供400架飞机、500辆坦克及其他装备物资,苏联向美英提供原料。10月30日,美国宣布向苏联提供10亿美元无息贷款;11月,罗斯福修改武器租借法案,将目标扩大到苏联。至41年底,美国提供给苏联204架飞机、182辆坦克,英国给苏联669架飞机、487辆坦克、300多支巴祖卡,这些物资足以装备苏联2-3个方面军,而性能却优于苏制产品。英美苏的合作使希特勒的经济战更加不现实。
基辅会战结束了,尽管歼灭和俘虏了苏军达100万人,但并没有从整体上撼动苏联的战局,而德军9月面临的苏联人已经不是6月时的苏联人,苏联已经在踉跄中镇定下来。莫斯科会战发起时已经到了10月初,对于大家已经熟知的历史我不做转述,概括来讲,德国此时集结参加莫斯科会战的兵力是原中央集团军群外加北方集团军群Hepner的第四装甲兵团,共74个师,其中14个装甲师、8个摩托化师,共180万人、1700辆坦克、1400架飞机、14000门火炮,但是莫斯科周围已经集结了苏联3个方面军,75个师,125万人,苏联军民已经在莫斯科以西构筑了N条防线,苏联全国已经进行了总动员。在莫斯科歼灭敌军主力不错,但是要歼灭的是准备尚不充分的敌军部队,而不是去强碰严阵以待的敌人正面!两个月前,德军尚能在此歼灭守卫部队后陆续围歼增援部队,然而此时德军不得不去尝试攻坚战的滋味,并且打到莫斯科城下时,敌人又有时间抽调新预备队增援,10月底,苏联迎来了远东25个师和9个装甲旅的精锐部队的支援,恰是在苏联遭受维兹亚马和布良斯克重创之后。如果敌人的加强防御、完成动员尚且让德国人觉得可以接受的话,那么,天气的变化就确切说明了时间的丧失意味着什么了。
那么,希特勒版的巴巴罗萨计划如何导致了莫斯科会战的惨败呢?
第一、战略指导思想的失误,打乱了德国装甲部队的进攻节奏,严重削弱了闪击战的效果;
第二、目标选择的失误,使德军出现三路进攻方案,部队分散,这就等于消弱了进攻莫斯科的力量,一方面德军缺少了作为后备力量的装甲部队,以保证德军的持续进攻能力,进而保持先敌运动的主动权,德国装甲部队经过激烈战斗后,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补充休整,比如博罗季诺的的战斗,而苏军主场作战往往比德军恢复得更快;另一方面,重大战役开始时必须重新集结分散的部队,集结就会出现组织效率的问题,但即便效率再高也仍比集中的部队花费时间,集结的时间就相当于赠给敌人备战的时间。
第三、形势判断的失误,德军白白浪费了黄金的两个半月,这两个半月不仅是辜负上帝的两个半月,而且是辜负古德里安的两个半月。
42年及之后的战局都是处在这个宏观背景之下的,苏联战场的制高点——莫斯科始终为苏联人所掌握,列宁格勒的工业迁移并没有伤及苏联筋骨,而始终占据乌克兰农业区和顿巴斯工业区的希特勒却被迫一步步将其放弃。成功将战争拖到43年的苏联人,已经远不是41年的苏联人,而德国人已经处在战略上的极大被动,只能依靠战术的主动来寻找获胜机会。44年,德国临近筋疲力尽了,一个小型强国的短期效应已经释放完毕,下面就是一个大型国家的长期效应的表演时间了。
对于整场苏德战争,我觉得莫斯科会战中的一个片段可以作为其缩影:获胜后向莫斯科挺进的坦克集群中,夹杂着一辆小吉普,吉普车顶装着一只喇叭,边行进边倾情放送着瓦格纳的交响乐,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