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阴谋

时间:2018-03-01编辑:梓岚

在攻占广州、武汉后不久,日本首相近卫文麿于1938年11月3日发表“第二次近卫声明”,号召建立“大东亚新秩序”,欲树立“中日满三国相互提携,建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互助连环的关系”,以大日本帝国、东亚及东南亚“共存共荣的新秩序”为目标。

这是法西斯国家中第一个炮制出“新秩序”这个新词,作为霸权主义的代名词。近卫声明说:“帝国所期求者即建立确保东亚永久和平的新秩序,这次征战之最后目的,亦在于此。”

这个声明改变了日本过去“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说法,劝诱国民党政府投降,与日本协作建立东亚“新秩序”。同年12月22日,日本又发表“近卫对华三原则”,要求中国:停止抗日;承认伪满、订立日华“防共协定”,允许日军驻扎在特定地点;给日本人在全中国和中国人同样的居住营业权,尤其在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开发和利用上给日本人以极大的方便。

日本声称,如果中国同意这三项投降条件,就可以“讲和”。为了推行诱和亡华的政策,日本政府还设立“兴亚院”作为统辖对华政务的机关,加紧活动。

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

日本的野心不止在中国,1940年8月,近卫文麿首相首次明确指出“大东亚共荣圈”的名称,并指明中国、朝鲜、日本、伪满洲国、法属中南半岛、荷属印尼、新几内亚等大洋洲,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及西伯利亚东部等地为大东亚之范围。“大东亚共荣圈”中,日本本国与伪满洲国、中国为一个经济共同体。东南亚作为资源供给地区。南太平洋为国防圈。而且为实现“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在内阁设立大东亚省,并于1943年11月5日由日本首相东条英机与伪满洲国“首相”张景惠、南京伪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泰国皇室王子汪歪搭雅昆·瓦拉汪、菲律宾总统劳威尔、缅甸总理巴莫、自由印度临时政府首席代表钱德拉·鲍斯等为代表共同召开大东亚会议,并在会后发表《大东亚宣言》

“大东亚共荣圈”以所谓“解放殖民地、相互尊重彼此独立”为号召,但实际上东亚各“独立国家”由日本军队掌控或部分掌控,即使英属马来亚与荷属东印度群岛日方也没有使其独立。“共荣圈”实为日本侵略亚洲使用的障眼法。

为满足对外侵略的需要,日本政府从法西斯“总体战”思想出发,实行全面的国家总动员,建立战时体制。日本法西斯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着手实行总动员。

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精神方面

在精神方面,开展大规模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宣传教育,欺骗和蒙蔽人民群众,要他们支持侵略战争。1937年10月,近卫内阁决定以“举国一致、尽忠报国、坚忍持久”为目标,掀起一个所谓“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在疯狂鼓吹侵略战争“神圣”、反战反法西斯有罪的运动中,日本政府一面封闭进步报刊,逮捕有反战反法西斯思想的进步人士;一面在各级学校中大力灌输战争和军国主义思想。

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物质方面

在物质方面,日本政府对人力、物力实行总动员,实行战时“统制经济”。国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实行直接和间接的管理和控制,按经济军事化的原则实行经济的综合性规划和组织。日本政府还继续增发公债,长时期地执行军需通货膨胀政策,从财政上加强战时统制经济的体制。

在国际上,日本与德国、意大利进一步勾结。1937年11月6日,三国签订《日本、意大利和德国议定书》。通过这个议定书,意大利正式参加了1936年11月签订的《日德关于反共产国际协定》,法西斯轴心国侵略集团宣告成立。

1938年初,德国向日本提议建立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日本早已不满足于已有的《日德关于反共产国际协定》,于是双方一拍即合。5月初,近卫内阁由陆军、海军、外务三省(部),拟定了日德意三国加强合作对付苏联的基本方案。不过后来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对三国军事同盟的对象问题发生了意见分歧。

7月,经五相会议讨论决定,军事同盟扩大,日本分别同德国签订《反苏军事同盟》,同意大利签订攻击英国的协定。陆军对此表示反对,不同意军事同盟是《日德关于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延续,不同意分别签,而主张建立一个包括针对英法在内的三国军事同盟。外务省又反对陆军的主张,以免恶化同美英法的关系,对日本的将来不利。海军也不同意陆军的方案;海军省次官山本五十六认为,这样的军事协定会激起日本同美英的战争,而日本海军兵力届时将打不赢美国。

8月23日,苏德两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由于德国事先根本没向日本打任何招呼,消息传来,日本政府大为震惊,于是便向德国提出抗议,责备它背信弃义。苏德条约加深了日本政府内部的意见分歧,平沼内阁被迫下台。三国军事同盟的谈判便搁置起来。日本开始考虑在北方与苏联保持和平,而通过向南方扩大侵略来摆脱因全面侵华造成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