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06编辑:历史狂流
《尚书·吕刑》有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幸,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上帝不蠲(juān),降咎于苗。苗民无辞于罚,乃绝厥世”。说的是三皇五帝对蚩尤好杀戮的后裔三苗进行了灭族战争,所以有人提出今天的苗族和蚩尤后裔三苗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受其文化影响的独立民族。若是这样,黄帝和蚩尤的战争,还有着人类文明的一面战胜野蛮一面的特征。
关于饕餮的原型,有着各种说法,总的来说,认为其与虎关系密切的很多,这可以理解。虎,长期是中国大地上最凶猛的肉食动物之一,形象凶狠,威武,让古人对其充满敬畏。因此在饕餮形象的形成过程中,虎有重要的影响并不奇怪。
但既然我们写这本书是开脑洞考证古代怪兽和真实动物的关系,不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蚩尤和饕餮的传说来看,饕餮至少有一部分形象或来自于猪。“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猪是杂食而且贪吃,比虎单一对肉食的饱食更酷似饕餮,猪有一张夸张的大嘴巴,也和饕餮的形象近似。
他们也彪悍好斗,并刚刚摆脱了吃人习俗不到半个世纪,这就是太平洋岛屿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土人,只是他们和中国文化中的“饕餮”有没有关系,至今没有可靠的考证
很有可能有一支凶悍的蚩尤子孙选择了以猪为图腾,给当时的中国社会留下类似巴布亚新几内亚土人的记忆。
饕餮纹在西周中期的青铜器上几乎是忽然消失了,而虎则作为单独的纹饰则一直流传下来,说明在古人心目中饕餮和虎的原型应该是两种动物。会不会是西南地区原来对整体社会稳定威胁甚大的那个猪图腾部落在西周时代已经彻底消失,才使饕餮也同时从带有礼器性质的青铜器上消失了呢?
饕餮元素中有猪,一个重大问题是饕餮带有凶悍勇武的特征,而猪具备这种特征吗?野猪也算是凶猛的动物,日本谚语有“猪突猛进”的说法,但这源于日本没有更大的猛兽。在野生动物丰富的中国,讨论野猪的凶猛,不免令人齿冷。能够让部族“头上戴豕”的猪,视为图腾的猪,很可能不是今天我国常见的野猪。
在网上所见的一篇论文中,研究汉字的学者甚至对蚩尤两字进行了拆解,认为这两个字代表的应该是出没草丛的凶猛疣猪。疣猪仅仅生存于非洲,蚩尤和疣猪有关系,应该是比较荒诞的,属于后人的附会。
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确存在一些凶猛的猪类动物,后羿射杀的诸多怪物中就有“封豨(xī)”。疣猪祖先的确出自中国云南,而且比现存疣猪更为凶猛,这就是早已绝灭的豨科,又称巨猪科动物。这种恐怖的大猪形象十分令人畏惧。
特别是疣猪一类凶悍的野猪,其头部占身体长度比例往往超过三分之一,颇为符合饕餮头大到忽略身子的特点。只是中国古人类似乎没有机会见到真正的“豨”,因为完齿猪这类怪兽在两千多万年前便绝灭了。如果中国古人把巨型的恐怖野猪视为饕餮的文化源头之一,他们又是从何处获得这种记忆呢?
一种可能性是中国古代还一直生存有比现在野猪更为凶悍恐怖的猪科动物,只是相对来说缺少化石证据而已。
嘉兴黑猪,经过中国人七千年培育后仍然丑得“让全世界人想哭”,当年它的祖先又会是怎样一付可怖的模样呢?
另一种可能性,还要到太平洋上去找。
野生疣猪从来没有在亚洲生存过,疣猪亚属只有这种叫做鹿豚的家伙生活于印度尼西亚。难道说古代蚩尤部落真的和太平洋上的土人有什么关系?
是鹿豚一类酷似疣猪的野猪从中国南部逐渐消失,退到印尼去了,只留下记忆呢?还是中国在形成饕餮形象的时代,其文化元素的来源已经囊括了太平洋岛屿地区呢?这恐怕是解不开的谜团了。
还有一些看法认为饕餮有可能来自于湾鳄等动物,也有一定道理。
只有虎,恐难成完整的饕餮,只有猪,那也不是饕餮所有含义的承载,应该是多种元素的补充综合,才形成了饕餮这种富有含义的文化符号。
至于有人会说人民币上怎么印了饕餮这种怪兽,那答案也很简单。
首先,饕餮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已经不再拘泥于其来源和原型,而是变成了代表威严的符号,因此放在货币上颇为合适。
另外一方面,总是说舌尖上的中国,在我们的货币上体现一下中国人对于饮食文化的喜爱,也没有不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