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9编辑:浮泊凉
张艺谋的新片《影》,在第55届金马奖上以12项提名领跑,影片票房表现虽然不及预期,在观众和评论界还是引起热议。“有戏”栏目已刊发多篇评论文章及专访文章,从影片的叙事主题(《<影>:张艺谋仍未想过挣脱锁链》)、影片的美学创意(《<影>:张艺谋的留白与空缺》、《张艺谋<影>:这次编排的是水墨艺术体操》)、演员的表演心得(《专访|郑恺:和好导演合作会给演员上发条》、《专访|孙俪:在快节奏中,拍<影>这样的电影很奢侈的》)等多角度,为读者欣赏与理解影片提供多样化的视角分析。
笔者不揣冒昧,略开脑洞,就影片的结局,做多种可能性之展开讨论,以增添读者观影后的乐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影》基于朱苏进的《三国·荆州》改编而来,电影剧本与原著小说已经大相径庭。因此下文中关于结局多种写法的讨论,均基于影片《影》的叙事架构,而与原著小说无关。
《三国·荆州》作者:朱苏进,国家一级作家、著名编剧。编剧代表作有《鸦片战争》《康熙王朝》《我的兄弟叫顺溜》《新三国演义》《让子弹飞》读者应意识到,电影用大量篇幅展现男女双人舞蹈、伞刀对打的武术、“古法”“氧气瓶”的“奇技淫巧”,是出于满足张艺谋本人对于视觉效果的创新追求、迎合观众对古装大片“奇观”营造的消费需求以及向投资方交差,借助明星的商业号召力减轻“回本”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
就叙事主题而言,境州主将杨苍(胡军饰演)、杨平(吴磊饰演)父子以及沛国长公主青萍(关晓彤饰演),都属于可以抽换和调整的角色。因此,如果电影试图改写结局,可能需要相应地对配角的身份设定予以调整。
我们先来看电影所采用的结局写法。
第一种结局(《影》所采用的结局):沛良死,“真”子虞死,“假”子虞活,小艾活
这一结局无疑是最商业化的写法,也是技术处理上最没有难度、最成熟的写法。对于阅片经验不甚丰富的观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已经是足够戏剧性的情节,再增加“树下之弹弓”,就是可以大出意料的“反转”。而这样的情节操作,在镜头语言的组织上,也有大量成例可循。
从对影片主创人员的采访可知,影片原打算对结局采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最后因难度过大而放弃。而从目前呈现的效果来看,尽管场景调度局促保守,好在戏剧性够强,有力“拖拽”观众陷入影片设定的情节里,进而达到遮掩叙事漏洞的目的。
电影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首先是让沛良(郑恺饰演)“老虎发威”,杀掉鲁严(王景春饰演)。这是剧情在“螳螂捕蝉”。
观众应该对电影的开场戏印象深刻。沛良与“假”子虞(邓超饰演)、都督夫人小艾(孙俪饰演)剑拔弩张,向彼此宣示权力。这一场戏相当重要,因为展现出权力争夺双方的势均力敌。子虞位高权重,有“功高震主”的可能性,但还做不到“挟天子以令诸侯”。子虞可以将不满写在脸上,也可以拂袖而去,甚至借影响力让部属(王千源饰演的田战)抗旨离席,但毕竟子虞不是摄政王,也没有公然造反的实力和底气。相应的,沛良虽然是少主,亦没有宗室、太后家族、妻族的势力撑腰(电影里沛良没有嫡系或旁系的皇族兄弟、没有可以“垂帘”的太后、也没有成亲),但沛良掌权的正当性显然毋庸置疑,并且有忠心耿耿的刺客团队作为武力后盾,因此沛良绝不是唯唯诺诺的汉献帝,而大可以暗中布局,伺机“锄奸”。
攻夺境州是沛良的一步好棋,藉此而调走都督的军事力量,方便刺客团队绞杀子虞。境州能否攻下,都不影响沛良的计划。“假”子虞如果战死沙场,“真”子虞即使现世,也无以服众;“真”子虞如果被刺客杀死,沛良亦有信心让“假”子虞成为听话的傀儡。所以在“假”子虞凯旋的前提下,沛良的计划若要成功,只需“真”子虞身死。
电影《影》剧照
电影里,沛良突然发难,杀掉鲁严,既是因为痛惜青萍之死,也是在子虞气焰之下蛰伏太久,终于可以扬眉吐气,难免得意忘形。否则以沛良长期养成的谨慎习惯,不会不先验明刺客正身,再验明子虞首级。影片里,刺客捧匣上殿,全副武装,更以面具遮脸,沛良除非是在狂喜之下失却戒备之心,不可能让刺客如此靠近,即使是自己心腹——想想《英雄》里的无名接近秦王有多难!
电影在演员的站位上,让刺客(“真”子虞)始终立于沛良身后。镜头先从沛良视角,目视匣子的上盖缓缓移开;然后在匣子开启瞬间,切换镜头,让子虞从沛良身后拔剑,穿胸直刺沛良。这是标准的“黄雀在后”式镜头调度。再配上全程的小艾式惊恐脸,起到惊吓观众的意图。
电影如果到此打住,便成为阴谋家的胜利。“假”子虞的下场自不待言,小艾的下场想必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此电影势必要安排真假子虞的生死决斗。“假”子虞杀死“真”子虞,才能既保全自己、又保全小艾。“真”子虞已死,“假”子虞便可以一劳永逸地用子虞的身份生活下去,至于唯一知道真相的小艾与田战两人,小艾自然不会吐露真相,田战即使揭露“假”子虞,也仅是孤证,算不得数。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也完成迟来的“正义”——最卑微的小人物一跃而成最后的赢家。这是剧情上的“树下之弹弓”。
在这一版本的结局下,所有人物的命运大起大落,并且符合观众最朴素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观念。这一版本的结局也有最多的转折,因此最能满足观众对故事传奇性的嗜好。但因为太过传奇,所以依赖于极强的假设和巧合——沛良只需要对刺客先下达“摘下你的面具”的命令,剧情就写不下去了。所以电影只能用疾风骤雨的反转接着反转,让观众的大脑跟不上眼睛。这是类似的剧本写法无法避免的问题。
第二种结局:沛良活,“真”子虞死,“假”子虞活,小艾活
如前所述,在第一种结局里,沛良如能保持一贯的警惕,则“真”子虞无法趁沛良不备而行刺成功,难免一死(假设不考虑电影里对“真”子虞强悍武术造诣的设定)。注意这一情节设定的合理性,来自于前面讨论过的,沛良与子虞在君臣权力强弱关系上的势均力敌。
历史上,君主除掉权臣的成功例子不算多。最出名的正面案例当然是康熙除掉鳌拜,负面案例则是刘邦除掉韩信。不那么出名的,比如北周时期的宇文邕除掉宇文护,又比如唐宣宗李忱(李怡)终结“牛李党争”、抑制宦官势力(TVB电视剧《宫心计》里,这段史实被改编成李怡和宦官马元贽之间的权力斗争)。
电影《影》剧照
与汉献帝以及与曹髦相比,沛良的胜算都相当大。“真”子虞的身体状况堪忧,“假”子虞又易于操控。更关键的是,子虞的心腹田战并不是子虞的家奴,子虞和田战的军事力量也不是私人雇佣军,至少在台面上听命于王权。因此,只要除掉“真”子虞,沛良便有把握慢慢收回军事权力,巩固王权。这一计划唯一的挑战大约在于如何成功刺杀“真”子虞。“真”子虞藏身的密室,设计巧妙,沛良除非在都督府有卧底,未必得其门径而入。“假”子虞即使携精兵出征,都督府也应戒备森严,不至于让刺客如入无人之境。所以康熙除掉鳌拜,刘邦除掉韩信,一定是要在自己的地盘上。当然如果沛良的刺客团队倾巢而出,也仍有成事可能。
“真”子虞若身死,“假”子虞和小艾便易于操纵。和平一些的做法,是“杯酒释兵权”,子虞称病,偕小艾半退隐。残酷一些的做法,是渐渐罗织“莫须有”罪名,待战功被群臣淡忘,言官的弹劾奏折一封接一封,自有逼迫“假”子虞走上毒酒白绫匕首“三选一”道路的法子。这样的结局当然下场黯淡,但在影片里的权力架构下,相当有可能。在2012年的电影《铜雀台》里,苏有朋饰演的汉献帝,试图通过挑拨曹丕(邱心志饰演)和曹操(周润发饰演)之间的关系,收渔人之利,难度比沛良高出若干个数量级,而也险些成功。在2010年的电影《赵氏孤儿》里,屠岸贾更是借晋灵公之手,成功除掉赵盾家族。第一种结局里,沛良的不走运,大概真的就只是不走运而已。
电影《铜雀台》海报(左)、《赵氏孤儿》海报(右)
第三种结局:沛良死,“真”子虞活,“假”子虞死,小艾活
这一结局只需要在第一种结局的基础上,调转真假子虞生死决斗的结局即可。从剧情的前期铺垫来看,“假”子虞的武术功底显然不及“真”子虞深厚,所恃者唯身体康健强壮而已,这一优势因为“假”子虞在攻境州时身受重伤而抵消。“假”子虞对“真”子虞一直心存畏惧,即使有为母亲报仇和保护小艾的双重激励,肾上腺素再飙升,也超越不了身体的生理机能以及长期久居人下所形成的卑微心理的自然反应。因此,“真”子虞杀死“假”子虞,同样是极有可能的结果。对“真”子虞接下来的挑战,将是如何重新从幕后走上台前。
“真”子虞面临的困境,一是战功都来源于“假”子虞;二是沛良死后,继承沛良王权的合法性。而这两种困境,都有办法妥善解决。“真”子虞将不得不扮演一段时间的“假”子虞,有小艾和田战的掩护,这样的扮演不需要持续太长时间。在王权继承合法性问题上,因为沛良并无子嗣,子虞只需要上演一出“黄袍加身”,便可自立为王。子虞真正最艰难的困境,是在处理和小艾的关系上。
子虞和小艾的夫妻关系,因“假”子虞的介入而陷入僵局。小艾即使未必认同子虞培养替身的做法,至少一直顺从子虞的安排。小艾与“假”子虞的一夜欢娱,将是永远扎在“真”子虞心头的刺。观众如果在看剧情进入尾声的电视剧《如懿传》,可以从电视剧里乾隆面对如懿和侍卫之间“暧昧”关系的恼羞成怒,推知“真”子虞与小艾的难堪处境。子虞得到王权,代价则是夫妻离心。小艾再无可能尊敬子虞,而仅剩畏惧。子虞甚至不如《无极》里的大将军光明(真田广之饰演)。光明冒领昆仑奴(张东健饰演)的功勋,最终磊落死去,至少赢得倾城(张柏芝饰演)的尊敬。子虞则成为孤家寡人。这样的结局,走向从权谋剧变成婚恋剧,带讽刺意味,但极容易拖泥带水,变成啰啰嗦嗦的斗嘴。
第四种结局:沛良死,“真”子虞死,“假”子虞死,小艾活
这一结局安排,如果还顾及剧情的后续跟进,势必要对人物关系做重新设定。一种可能的设定方法,是将小艾与青萍“合二为一”。
在沛良、真假子虞都身死的前提下,小艾对庙堂上的杀戮,可以给出非常合乎情理的解释。接下来的问题是,小艾将去向哪里。如果小艾不满足于从此成为孀居的诰命夫人,有染指王权的野心呢?难度当然是有的,但并非完全无法克服。
历史上,武则天能称帝,既得益于二圣临朝时期积累的充足政治资本,也在于嫡长子继承制下,李唐王朝的合法继承者只能是李显、李旦及二人的直系子嗣——都是武则天的后代。“大女主”如想权倾朝野,除非是太后或者太皇太后。小艾不过是都督夫人,尽管能文能武,又颇得朝臣尊敬,在主公、都督都已身死的前提下,权力还是会转移到田战而非小艾身上。小艾要想越过田战,必须具有王家血脉,或者是王家媳妇。
沛良在朝堂上并无真正的亲信势力(鲁严是境州卧底),因此一力抬举长公主地位。长公主在屏风后面“临朝”,是《鹿鼎记》里面的建宁公主也享受不了的待遇,也超过了唐中宗爱女安乐公主,权势只有太平公主可以比拟。太平公主有称帝野心,沛良如果身死,青萍也有称王的合法性。
电影《影》剧照
小艾如果与青萍是同一人,剧情更易解释——沛良笼络子虞,不惜以亲妹下嫁;子虞得娶王妹,权臣又成了王亲。是彼此猜忌又皆大欢喜的政治联姻。电影里的小艾,太过被动。否则,小艾知道“真”子虞已洞悉自己和“假”子虞有染,为求自保,也应除“真”子虞而后快。小艾如果又是长公主,除掉子虞更加师出有名,“清君侧”。
小艾当然也可以不是青萍,那么小艾可以是另一个婉后(《夜宴》中章子怡的角色)。婉后是先帝的继后,先帝驾崩后嫁给先帝的亲弟、继任的厉帝(葛优饰演)。婉后又是先帝太子无鸾(吴彦祖饰演)的情人。在无鸾、厉帝身死之后,婉后拥有了继位的资格。当然《夜宴》是架空虚构,但《影》同为架空虚构,因此如果小艾是沛良的王后,当然可以效仿婉后。作为过渡,也可以先假扮有孕,再抱养婴儿,“垂帘听政”;如果小艾仍是都督夫人,那么少不得借由“假”子虞。“假”子虞登基后不久如“病逝”,小艾也仍有掌权可能。这样的结局,更像是网络“爽文”,戏说成分也更大。如果安排小艾因为对“假”子虞的生情和对“真”子虞的心寒,而在“真”子虞杀死“假”子虞之后,除掉“真”子虞,那就变成了钮祜禄·甄嬛。
番外结局:沛良死,“真”子虞死,“假”子虞死,小艾死,田战活
这样“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大概所有观众都不能接受——除了田战。当然也不是不可能,通过收拾残局、“熬死”竞争对手,而成为人生赢家的,历史上最典型当如司马懿,又比如南宋高宗赵构。电影里的诸侯国,显然并不重视法统,而看重军功。在主要人物相继去世,群龙无首的情况下,立下赫赫战功的田战,成为新的主公也顺理成章。这样的结局安排,太煞风景,也把田战变成了《剑雨》里转轮王一样的腹黑反派(田战在部分场景的造型,像极了转轮王,相信是巧合)。
好了,总结一下。尽管笔者基于《影》中的剧情设定,推演出电影结局的多种走向。然而,正如上面的分析所表明,《影》所选择的结局写法,是最能够制造跌宕起伏效果,也最能够顺应观众欣赏心理的写法。这一写法,尽管很“套路”,但的确很对大众观众的胃口。只是对于有心突破自己过去的创作成就,尝试一条新的道路的张艺谋导演,《影》这样看上去艺术性十足、实则仍然是商业化叙事策略的剧本,噱头大于实质,或许对导演、对演员,都有些浪费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