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23编辑:浮泊凉
北京城墙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令人惋惜的是如今只剩下些断壁残垣,昔日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北京城墙为什么会被拆除?北京城墙是谁下令要拆除的?
北京古城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代至民国,经历了七个世纪之久,古城墙已不见踪影,被二环路替代蜷曲在老地方。古城墙呈"凸"字形,城墙周长24公里,墙基宽24米,墙通高12-14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
1403年,明成祖朱棣升北平为北京,北京之名即由此始。1406年朱棣下诏迁都北京并下诏建宫殿,修城垣,1407年开始营建北京宫殿、坛庙。1419年将北京南城墙南移500多米,建在今天的前三门一线。重建的宫城分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宫城又称紫禁城,周长6里,城墙高7.9米,内外砖砌,外围护城河。清依旧制。
目前,北京明城墙遗迹仅余两处,崇文门至东南城角楼一段是现存最长的一段明清北京城墙,全长1540米,占地15.4万多平方米,连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北京城东南城角楼,构成明清城墙遗址比较集中的地带,也是明城墙遗址公园的核心保护内容。
北京古城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代至民国,经历了七个世纪之久,古城墙已不见踪影,被二环路替代蜷曲在老地方。古城墙呈"凸"字形,城墙周长24公里,墙基宽24米,墙高8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
细心的人会发现,古城墙没有西北角,即二环路没有西北角,西直门和东直门路线有所不同,西直门路段就像方形桌子被砍去了一角。据史书记载,巍巍北京古城墙在元代时是方方正正的,此所谓"城方如印"。到了明代,内城、外城和皇城均有缺角现象。内城没有西北角,破坏了北京城整体的对称性,从整体布局上看,似有缺憾之处。
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从卷帙浩繁的史书中寻找谜底,原由事北京城墙遗迹理各有所云,但这个缺角之用意则异曲同工。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曾这样解释,当初城墙是按矩形设计的,工程设计师们千方百计地想把矩形图案的对角线交在故宫的金銮殿上,以表示皇帝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但由于自然原因,最终还是偏离了金銮殿。为避免杀身之祸,他们只好去掉一角,这就是西北角。
另有相传,明朝建筑北城墙时,西北角修建为直角,但不知何故,屡建屡塌,前后百年间,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次。出于无奈,最后建为斜角。社会学家对这一自然现象有一番传统观念上的解释,我国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西北方向是个缺口。如西汉刘安写有《地形训》,认为大地八方有八座大山支撑着天体,其中支撑西北方向的山叫不周山。《天文训》讲八方吹来八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称不周风,东汉班固解释为不周就是不交之意。按这种解释,西北两个方向不应该互相连接,而应缺口。
1553年(明朝嘉靖三十二年)间增筑。又称"国城"、"外郭"。城墙长28里,高7.5米至8米,底宽约12米,顶宽约9米。东南角因避让水洼而向内曲折,被附会为"地陷东南"。嘉靖二十八年筹划重修外城时,最初的构想为在各城门外修建关厢子城,从而形成大城居中、九座子城拱从的奇特布局。
后改为环城修筑外廓,南面将天坛南墙包入,然后东西两路向北(位置大约在内城城墙外2000米处),至洪武除年被废弃的元大都土城的东垣和西垣南端,然后从土城取土,修建北面、东北和西北三段城墙。外城总长度预计在120里左右,与内城构成"回"字形布局,辟门十一座,南、东、西各三座,北面两座。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开始修筑前三门外的关厢城(三座独立于城门之外的小城),但由于需要拆毁的店铺民房甚多,民情汹惧,工程不久即停止。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又决定利用元大都土城遗址,四面环绕修筑京城外郭城。最初规划的外城长七十里,东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设城门十一座、敌台一百七十六座,西直门外和通惠河设置水闸两处,其它低洼地带设置水关八处。
由于工期浩大,在严嵩的建议下,改为先修筑南面城墙,将正阳门外的大片繁华市区包入。此议得到嘉靖帝的许可,外城工程于嘉靖三十二年闰三月开工,同年十月竣工。后因用兵频繁,再加上1557年紫禁城大火灾后明廷将财力物力集中于宫殿的重建,因此外城一直没有再筑。1564年增筑外城各城门的瓮城。
北京外城周长28里(14.409公里),呈东西宽、南北窄的扁长形,辟七门,四角建角楼四座。城墙内为夯土,外包砖石。外城城墙外层包砖1米左右,多为明代大城砖,内层包砖0.7米左右,多为清代小城砖。外城通高6至7米,顶厚10至11米,基厚11至15米。西段城墙最窄,顶厚平均为4.5米,基厚7.8米。外城城墙、城门和角楼于1951年至1958年陆续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