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16编辑:文二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
2019年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布了本届茅盾文学奖名单,共有5部作品上榜。
按得票多少顺序分别是:《人世间》(梁晓声)、《牵风记》(徐怀中)、《北上》(徐则臣)、《主角》(陈彦)和《应物兄》(李洱)。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一览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它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现在,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之一:《人世间》
《人世间》(三卷本)是著名作家梁晓声饱含深情的总结性作品,展现了作家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健旺的创作活力,标志着梁晓声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新高度。
《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区——共乐区为背景,刻画了从这里走出的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至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他们有的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微之光却永远闪耀,梦想的力量荡气回肠。这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友谊的小说,他们有的通过读书奋斗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更多的则像父辈那样努力打拼辛劳谋生。
人物的性格命运各有不同,善良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坚忍、尚礼乐群等人性中的幽微之光却永远闪耀,梦想的力量荡气回肠。
这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温情的小说,平民视角,悲悯情怀,激烈的戏剧冲突,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通过一个个可亲可感的人物全景展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都让小说具有某种“史诗”品格。
2019年7月,获第二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8月16日,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之二:《牵风记》
以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为历史背景,主要讲述了三个人物和一匹马的故事。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之三:《北上》
《北上》是作家徐则臣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18年。
该小说阔大开展,气韵沉雄,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
“北”是地理之北,亦是文脉、精神之北。大水汤汤,溯流北上,该小说力图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探究普通国人与中国的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书写出一百年来大运河的精神图谱和一个民族的旧邦新命。
2019年8月16日,《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之四:《主角》
《主角》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作者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其间各色人等于转型时代的命运遭际无不跃然纸上。既发人深省,亦教人叹惋。
2018年10月19日,陈彦的《主角》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2019年8月16日,《主角》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之五:《应物兄》
李洱用十三年写了一部《应物兄》。
李洱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者的言谈和举止。所有人,我们的父兄和姐妹,他们的命运都围绕着主人公应物兄的生活而呈现。应物兄身上也由此积聚了那么多的灰尘和光芒,那么多的失败和希望。
本书各篇章撷取首句的二三字作为标题,尔后或叙或议、或赞或讽,或歌或哭,从容自若地展开。各篇章之间又互相勾连,不断被重新组合,产生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与意义。它植根于传统,实现的却是新的诗学建构。
《应物兄》的出现,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超越。李洱启动了对历史和知识的合理想象,并将之妥帖地落实到每个叙事环节。于是那么多的人物、知识、言谈、细节,都化为一个纷纭变幻的时代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小说终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日月之行出于其中,星汉灿烂出于其里。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本书中发现自己。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李敬泽也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他介绍,本届评奖由三个阶段构成。最终通过第6轮投票,于8月16日上午产生了5部获奖作品,经中国作协书记处审核批准,向社会公布。
据李敬泽介绍,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由62人组成,其中32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协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各推荐一名符合条件的人选,由中国作协书记处审核聘请,另外30位则是由中国作协书记处直接聘请,所有评委都是以个人身份参加茅盾文学奖评奖工作。
“为了保证评奖的严肃性,每一轮投票、计票都是在国家公证机构监督下进行的。”李敬泽表示,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对于确保评奖的公平公正高度重视,在评奖条例和评奖细则中对评奖纪律,从评委回避要求到评奖工作中的具体纪律要求,都做了明确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