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紫禁城600岁

时间:2020-09-10编辑:罗生门橘子

紫禁城宫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2020年,紫禁城建成已整整600年。紫禁城宫殿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在600年的传承中,汇集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这里是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实物例证,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大成之城”。紫禁城600岁之际,将举办盛大的建成之展。

本次展览共分为三大单元,18个关键年份。将它作为参观紫禁城的“序厅”,在对紫禁城600年历史的回望中,理解贯穿紫禁城“时”“空”的历史文化,感受宫殿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便于大家更有针对性、更加系统地参观紫禁城。

此次展览展出了诸多精品文物,其中不少为首次展出。重点展品不仅有展现徐显卿宦海浮沉的《徐显卿宦迹图册》;有紫禁城著名“小兽”做客,更有制作于1773年的漆纱。

明代时紫禁城什么样?现存的图像资料凤毛麟角。在午门展厅西燕翅楼展出的一套图册为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生动资料。《徐显卿宦迹图册》全面真实地记录了徐显卿作为一位明代翰林官员的成长历程和仕宦生涯。本次展览展出了图册中的两页,观众可形象地看到距今400多年前,也就是明代中晚期紫禁城午门及太和殿广场的真实情景,还能像福尔摩斯一样从中发现紫禁城建筑在明清两代变迁的蛛丝马迹。

紫禁城里的著名“小兽”,也从屋脊上“搬到”了展厅!这套小兽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时的原件,每件小兽都有美好的象征寓意,尤其是最后一件——行什,只在太和殿出现,是个孤例,也是太和殿建筑无上等级的体现。太和殿初建时名为奉天殿,后多次烧毁。康熙十八年(1679)二月初三日再次焚毁,由于良材难求,取木艰辛,这次工程备料用了十余年;直到康熙三十四年开工,两年后告竣,才有了今日的形制。

此次展览引入当事人的视角,从他们的日记、回忆录和文章中寻找材料,用鲜活的第一视角经验作为文献的补充。比如,在讲溥仪出宫时,展览用到了逊帝溥仪、内务府大臣绍英和当时执行《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的李石曾三个人对事件的回忆,给观众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