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泰国人口发展情况详情

时间:2018-05-22编辑:梓岚

泰国现有人口6283万(2007年),在东南亚地区列第四,排在印尼、越南和菲律宾之后。20世纪泰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特别是从60年代到90年代,基本是以每十年一千万的速率递增,直到90年代末才逐渐放缓。1911年泰国总人口约826.6万,到1947年翻番至1744.3万,到1970年再次翻番至3439.7万,随后于1984年突破5000万,并于1996年突破6000万。

尽管20世纪60年代以来,泰国的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被誉为“东亚小虎”,但泰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落后于经济发展。1950~2005年间,泰国的城市化率从16.5%升至32.3%,仅提高了不到16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同期的全球城市化率从29.1%升至48.6%,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东南亚国家整体从15.4%升至44.1%,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从区域分布来看,首都曼谷市区的人口约569万,占到全国总人口的9%。此外,东北部地区约占34%,北部地区约占18.9%,南部地区约占13.7%,中部地区约占24.3%。

人口密度 泰国的人口密度较高,1995年,每平方公里114人,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两倍多。2007年进一步升至每平方公里122人。中部富庶的湄南河三角洲平原的人口密度最大,约为每平方公里177人,曼谷市区的人口密度更高达每平方公里3647人;北部地区由于多山地和森林,因此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约为每平方公里70人,其中密度最小的夜丰颂府每平方公里仅有20人。

性别比 泰国的人口性别比基本保持平衡。2007年,泰国总人口6282.8万,其中男性有3100.7万,占人口的49.3%,女性有3182.1万,占人口的50.7%。

年龄比 2007年,泰国0~1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0.9%,15~64岁的人口占69.6%,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9.5%。泰国人口相对比较年轻,赡养率比较低。但是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趋势一样,泰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在加快。1990~2020年期间,泰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增加3倍,届时将对泰国社会带来重大影响。

识字率 泰国的整体教育水平较高。1990年,泰国14岁及以上的人口的识字率为:男性95%,女性89%。2000年,识字率有所提高,男性达到97%,女性94%。2002年,15~24岁的年轻人的识字率达到99%。

社会阶层 20世纪中期以来,受欧美文化的影响,泰国的社会结构在不断地变化,农村的变化最大。泰国社会的变迁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2年政变对泰国社会变迁有深远的影响。自那以后,泰国军方和政治精英进入了国家最高权力层,中央政府的权力有效地渗入了农村地区。

20世纪初,泰国社会分为3个阶层:国王及其直接继承人、政府官吏(大多是国王赋予特殊地位的贵族)以及最大的群体农民阶级。由于特殊的社会地位,僧侣在这个社会体系之外。华人则被排斥在这个体系之外。华人主要是苦力和小商人,他们远离政治权力中心,价值观也与普通泰国人大相径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少量的华裔商人成了银行家、企业家和商人。这些华人通过军队和官僚对政治决策具有明显的影响。

20世纪中期,军队和官僚阶层吸纳了若干社会和经济阶层的精英。世袭贵族虽然仍然保留着社会地位,但是失去了权力,在财富上也不能与军人寡头政治成员相抗衡。僧侣阶层仍然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而且是农村有才能的人参与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其他少数种族成员在被泰国文化同化以后,偶尔也有可能在泰国社会的中层或上层中谋得一席之地。

在军队和官僚精英之下是在政府中占据高级职位的官吏,这些官吏有足够的知识、技术或经验。与官僚政治精英一样,这些中上层官吏也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海外大学的研究生或本科生文凭。最上层的军队和官僚精英收入丰厚,这些职位还使他们拥有许多土地和房地产,或者与华商合作成为大商人。泰国官僚群体和军队的不断膨胀为泰国提供了社会流动的机会。

教育是泰国人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20世纪70年代初期,泰国的高等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量增加,许多学生也到国外留学。教育是进入中产阶级的必经之路。

贫困人口 近几十年来,泰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贫困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按照世界银行1985年的贫困标准计算,1975年泰国的贫困人口为32%;1981年降为24%,2000年进一步降到13.1%。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泰国人均每日收入不足1美元的人口低于2%。2004年,泰国政府上调了贫困线标准,因此从统计结果来看,贫困人口有所增加,但长期来看降幅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