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10编辑:历史狂流
社交网络上,“焦虑”是个万能词。短短两字,俨然成为爆款热文的母题,收割流量的利器。
于是,朋友圈一有动静,你刷遍微博追热点,加入骂战和狂欢;室友找到好工作,你生怕落下一大截,慌忙买书要考研……
二三十岁的你我,唯恐一切来不及。窥探着别人的近况,却很少去思考:我是不是内耗太大,方式有误,价值观过于单一。
想起几年前,我特迷班上某个学霸。考试前,为了模仿他,我像打了鸡血似的,晚上背书到12点,早上5点又爬起来做数学,每天只睡几小时。
结果,一个月过去了,成绩没见上进,哈欠却从不消停。本来挺机灵的娃,每天恍惚到极点,眼瞅着熬成小傻瓜。
现在回想,那时的我就像在斜坡溜冰,全程肌肉紧绷,憋得脸色发青。而身边人呢,一个个恣意随性,从身旁飞速掠过。
考试失利,表白被拒,诉求无门……想要的和所拥有的总有落差。就这样,世界慌了我,而我乱了心。
但,你我本来就是普通人啊。拔尖的、天赋高的、含金汤勺的,只有那么一小撮。
没活成想象中的样子,是常态。怕只怕,你一厢情愿地寄居在“全能幻想”里,妄想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换来最佳的反馈和认同。
电影《比海更深》中,男主良多就是个例子。人到中年,一事无成,他自诩大器晚成。
想当作家,却倒腾不出作品;想妻儿在旁,却早已离婚多年;想买房子,却常年赖在母亲家。除了耍酒疯,只好一遍遍自问:“我的人生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我为什么总是事与愿违?”
对良多来说,他没活成想要的样子,除了客观的牵制、环境的羁绊,更多的是主观的退避、自我的疏懒。
这也像极了失意之时,你我的怨诉:明明发毒誓晚上11点前睡觉,却在半夜两三点打游戏刷热点看八卦;明明立下志愿每天跑步五公里,一回家却滑进被窝,夜宵零食不离手……
你快忘了,“认同感”不是凭空给的——是靠天赋、耐性、执行力,经历漫长、迂回的反转,一点一点换来的。
真正的改变,从来不露声色。
相比之下,良多的妈妈淑子,是我更喜欢的角色。生活窘困,她省钱让外孙女学习花滑;晚年蜗居,她仍每周去听音乐会;向往过精英,怜悯过底层,她始终明白,如何真正与自己和解。
淑子的生活观就像烹饪。一开始掰玉米粒,无从下手,散落满地。直到制成喷香诱人的浓汤羹,才发现原有的耐心早已超值。哪怕做菜麻烦了点,卖相也不光鲜,但这场人生的宴,酸甜苦辣咸,妙不过亲尝。
至于“是否活成某某人的样子”,还重要吗?
当你沉心学习、工作、生活、运动,提炼纯度更高的自己,就会知道该做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所有迂回与辗转,会予你真实。
生活难免会有苟且,理想难说不会蒙尘。但就像淑子说的:“人生其实很简单,而你却总是爱追逐虚妄的梦想,执着于逝去的无法实现的东西。过好每一天就行啦。”
水远山长,来日可期。你怕什么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