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杰克-伦敦自杀悬案揭秘

时间:2017-05-15编辑:梓岚

杰克•伦敦(1876-1916).20世纪初美国著名作家,他写了许多不同体裁的作品,长謹小说、短崮小说、剧本与散文等,都受到了人们的好评。其中长篇小说《铁蹄》、《马丁■伊甸》与《荒野的呼唤》等还被翻译成中文,在我国广为流传,杰克•伦敦本人也成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作家。

然而,正值创作高峰时期的杰克•伦敦,竟然出人意料地自杀身亡了,年仅50岁。许多人不了解,处于事业巅峰的著名作家怎么会自杀呢?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一些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却没有得出任何完全可靠的结论,他们总是各持己见,相持不下。

美国文学家艾尔•雷勃认为杰克•伦敦选择自杀,是因为他的健康状况出现了很大问题,让他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1914年,杰克•伦敦被诊断患上了严重的肾炎。在患病的两年间,他一直尽全力确保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时刻保持着精力充沛的状态。但是,尿毒症的临床反应已经越来越明显,同时,他又对医生的劝告充耳不闻,不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作息时问也毫无规律。1915年到1916年问,他为了使自己的身体状况好转,就去夏威夷休养了几个月,希望可以在那里的温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恢复自己的身体,但是,事与愿违,他的身体状况还是每况愈下,不断恶化着。

1916年春,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容格与在夏威夷疗养的杰克•伦敦相遇,他读完了卡尔翻译的科学著作,并很认真地对卡尔说:“我告诉你,我正站在如此之奇妙、新鲜的新世界的边缘,以致使我都觉得有些害怕去看它一眼了。”卡尔的书给了杰克•伦敦新的启示,他以多年对波利尼西亚人的研究作为创作的源泉,完成了一系列短篇小说。杰克•伦敦成了美国第一个利用卡尔•容格的理论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虽然他当时的情绪不是很高涨,但从此,卡尔•容格翻译的著作不仅促使他不断地创作,还拓宽了20世纪文学的领域。

杰克•伦敦认为自己是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也就是说,在他的概念中,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梢神只能占第二位,与唯心卞义的梢祌占第一位的观点正好相反。但是,当杰克•伦敦在屯命的最后几个门时,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新的变化,他认为唯物主义这个自己一生坚持的信仰中有许多不合理的因素.到了晚年的时候,因为这种变化的影响,使他坚决地拒绝了之前一直信奉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1916年11月,内心纠结产生的压力使50岁的杰克•伦敦再也无法忍受,最终决定服毒来结束自己多灾多难的一生。

然而,美国著名记者査尔米亚却在其报道中声称,杰克•伦敦在《圣经》的一段文字下面画r线,这段文字就是:你不应该从世俗或者艺术的角度进行思考.而要从象征角度.从精神层面,从事件中思索。”查尔米亚的这条证据是在告诉人们,杰克•伦敦进入晚年后,已经抛弃了信亭一生的唯物主义思想,已经是一个彻底的唯心主义者。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弗兰克林•沃克的观点也觉得査尔米亚的观点很正确,同时他做出了更加详细而且合情合理的分析。

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为《马丁•伊甸》,弗兰克林•沃克对这本书进行了评论,其中深刻地讲述了杰克•伦敦思想发展变化的趋势。杰克•伦敦年轻时,是个远近闻名的杰出的社会主义活动家,也总对外宣称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他常常会使用刻有“革命至上的杰克•伦敦谨启”的橡皮图章签署信函。

还有,他当时担任着大专院校社会主义闭体的首任主席,曾经到全国各个地方进行过宣扬社会主义的演讲活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如何腐朽和没落,而且还以社会主义党人身份竞选奥克兰市长的职位,特别是他还思考过是否参加加利福尼亚州长的竞选。可是,晚年时期,杰克■伦敦的社会主义理想在当时的社会中成为了泡影,他一生追求的信念破灭了,他怎么还能苟活下去?所以他服毒自杀了。

1908年,杰克•伦敦的长篇小说《铁蹄》出版,杰克•伦敦在这本小说中就用了很明确的词句,预言资本主义必将灭亡。但是,在《铁蹄》的结尾部分,他没釘阐明尤产阶级的乌托邦式的理想最终实现了,而是把结局仍局限在了社会依然受制于残忍的独裁资本家。

继《铁蹄》发表之后,杰克•伦敦又发表了长篇小说《马丁•伊甸》,人们有了重大发现,主人公马丁并没有把希望寄托于社会主义理想上,人们一直认为马丁是杰克•伦敦的化身,那么马丁的心并没有放在社会主义、唯物主义上。所以,人们分析说,这可能与杰克•伦敦本人对社会主义革命的信心曰渐动摇有关。他的女儿琼安•伦敦在自己的传记中阐述,杰克•伦敦在《马丁•伊甸》中已经为自己写下了讣文,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时的杰克•伦敦不但对社会主义活动失去了参与的兴趣,并且对自己的成功逐渐觉得虚幻缥缈。

杰克•伦敦逐渐对社会主义活动不大积极了,结果最终脱离了社会主义组织。在《铁蹄》之后发表的长篇小说《海中有一位专门从事掠夺而又飞扬跋扈的船长伍尔夫•拉尔圣,这位船长就像杰克•伦敦一样怀有“天生自然,任万物竞争淘汰”的思想。但是,这与《铁蹄》中满怀热忱的社会主义领袖欧涅斯特•伊夫哈特的思想相距甚远了。#p#分页标题#e#

杰克•伦敦的思想和情绪的发展又是相当复杂的。关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富兰克林对《马丁•伊甸》做评论时也提到了这种情况。他认为,杰克•伦敦最后走上服毒自杀的道路,完全是他复杂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马丁•伊甸》的创作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杰克•伦敦思想发展的迂回曲折的过程。

杰克•伦敦在这部小说即将进入结尾的时候,却还没有设定好如何结束全篇,所以这部小说出现了一个出奇不意的结局,主人公马丁自杀了。富兰克林对此一再强调说,书中主人公马丁•伊甸的自杀是作者思想发展的必然结采,而作者之所以要这样写,或许正是由于他本身的矛卮和纠结。

根据以上的资料来看,杰克•伦敦一生的思想经历极其复杂坎坷,冉加上身患重病,这些仿佛就是导致他最终自我毁火的原因.不过,从他一生创作的作品来看,这与他服^自杀的悲惨结局又十分矛盾。

在他的作品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便是《马丁•伊甸》。所有的书都有它自身的缺点,这本书也不例外。比如,全书结构有些凌乱,某些地方用语欠考究,而且有些句子让人读起来充满伤感,等等。即便如此,它仍然具有其巨大的魅力。书中的人物刻画都很生动,连一些小人物都一样地出彩。

这部书中主人公的结局被许多人认为是作者在写自己的结局,但是,作者在书中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价值观念的冲突,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并且书中也不是一味的伤感绝望,还有很多兴趣盎然、畅快淋漓的描绘,这与作者纠结以自杀来解脱不是很矛盾吗?

所以,杰克•伦敦的自杀无法从一部作品中找到具体的原因。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发现新的线索,从而解开这个谜团。


下一节:阿加莎.克里斯蒂失踪事件大揭秘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奇闻异事:世界奇闻异事大全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