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美女间谍玛塔·哈丽身份之谜

时间:2018-11-01编辑:梓岚

间谍的种类很多,按行业可分为军事间谍和工业间谍,而在各行业被细化之后,具有双重间谍身份的间谍则被称为双料间谍。玛塔·哈丽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在为德国服务不久,就被法国相关机构收买,成为一名双料间谍。

作为世界间谍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女间谍,玛塔·哈丽的一生有着太多令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有必要从头梳理一下关于她的历史。

玛塔·哈丽1876年出生于荷兰北部弗里斯兰省莱瓦顿市附近的一个小镇,原名玛嘉蕾莎·吉尔特鲁伊达·泽利,玛塔·哈丽是她后来所取的艺名。玛塔·哈丽的父亲是荷兰人,母亲是印尼人,拥有东西方血统的她幼年时便出落得亭亭玉立。在经历了富足的童年、父亲破产的窘迫、年幼丧母以及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28岁的玛塔·哈丽孤身一人来到巴黎。流落巴黎的她为生计所迫,从事过许多职业,比如马戏团骑师、兼职模特等等。最后,她被一位剧院经理看中,成了一名脱衣艳舞女郎,并拥有了她以后被载入战争史的艺名——玛塔·哈丽,梵语意为“神之母”。

美女间谍玛塔·哈丽身份之谜

在法国的巴黎,身兼东西方美于一身的玛塔·哈丽一夜成名。成为巴黎人宠儿的玛塔·哈丽同时为自己虚构了一段离奇的身世,在自己的口中,她成了一位来自爪哇的印度僧侣的后裔,从小学习印度教舞蹈。对于被捧上天的玛塔·哈丽,《巴黎人报》如此评价:“只要她一出场,台下的观众便如痴如狂。”玛塔·哈丽也因此成功接触到了巴黎的富人阶层,开始以交际花的身份周旋于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国的军政显要之间。

交际花变身风流女间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此时的玛塔·哈丽已成为交际圈中的宠儿。在战争爆发前夕,在德国巡回演出的玛塔·哈丽被德国统帅部的军官看重,用2万法郎的价钱拉她下水,玛塔·哈丽从此开始了她的间谍生涯。

战争伊始,玛塔·哈丽就成功地利用自己的姿色俘获了一个法国将军,将从他那儿获取的情报巧妙地传给德军。德国根据玛塔·哈丽提供的情报,埋伏下重兵,沉重打击了法国军队。

在随后的日子里,玛塔·哈丽辗转于法国高层和军事将领之间,将许多军事情报源源不断地传送给德国。

不久,同盟国和协约国进入了僵持阶段,潜伏在巴黎的英国情报人员识破了玛塔·哈丽的间谍身份,英国方面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同属协约国成员的法国。法国方面出动了相关人员,游说她利用德国间谍的身份作掩护,为法国工作,玛塔·哈丽于是成为了“双料间谍”。而为法国工作期间,玛塔·哈丽同样成功地为法国提供了许多极为有利的情报。

美女间谍玛塔·哈丽身份之谜

一代传奇香消玉殒

关于玛塔·哈丽曾供职法国情报部门的说法,法国一方却从未正式承认过。有消息称,这是玛塔·哈丽放的烟雾弹,只是为了增加自身的神秘感。也有消息称,起初,面对着变幻莫测的战争局势,玛塔·哈丽为了自保,自愿成为法国间谍,法国起初未加注意,直到意识到她的作用,才利用她为自己的战争开辟道路。而最终否认其身份,则是碍于自己的国际形象而已。

周旋于法德两国军界人士中间的玛塔·哈丽,于1917年到达一战中立国西班牙,并将西班牙的情报源源不断传给柏林。不久,法国截获了一封驻扎在西班牙的德国军队发往柏林的电报,电报记录了一个代号为H-21的德国间谍所提供的大量情报。而法国方面根据种种推测以及综合玛塔·哈丽的情况,判断出H-21正是玛塔·哈丽。1971年2月13日,玛塔·哈丽刚刚回到巴黎便遭逮捕。

法国反间谍部门指控玛塔·哈丽作为德国间谍窃取情报。1917年10月15日,玛塔·哈丽被以“叛国罪”的名义处死在巴黎郊外。一代传奇女子最终在他乡陨落。

身后之谜,死因疑云重重

关于玛塔·哈丽的死,历来有很多说法。一部分历史学家称,其实玛塔·哈丽之死只是德国人的借刀杀人。面对着玛塔·哈丽双料间谍的身份,德国人察觉后一直非常不安。被法国人截获的德国情报,德国采用的是早已被法国破解的军事密码,就是为了让法国最终替自己解决后顾之忧。据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考勒斯考证,玛塔·哈丽虽然在最初收下了德军的2万法郎,也曾多次引诱法国高级军官上床,可是却从未向德军出卖过任何有价值的情报。而成为双料间谍后,她决心为法国服务。但遗憾的是,忠于法国的玛塔·哈丽,最终成了屈死鬼。而当初吸纳玛塔·哈丽进入法国情报组的人员,面对着日渐失去价值的玛塔·哈丽,最终也将她残忍地抛弃。

但是,关于玛塔·哈丽的死因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在时隔多年之后,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考勒斯称玛塔·哈丽之死另有隐情。菲利普·考勒斯之所以底气十足地大爆内幕,是因为他与玛塔·哈丽被处死的事件当事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曾外祖父便是当时负责审理玛塔·哈丽案件的主审法官埃尔·波查顿。由于埃尔·波查顿在自己的婚姻中遭遇了妻子的“红杏出墙”,因此把对妻子的怨恨转移到了全天下女人的身上。在他的眼中,女人成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而栽在他手中的风情万种的玛塔·哈丽自然成了他的发泄对象。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埃尔·波查顿刻意忽略了玛塔·哈丽对法国情报工作的贡献,而是最终选择了送她入刑场。

埃尔·波查顿的做法正是一箭双雕,不仅报了众多在一战中阵亡于德国军队之下的法国士兵的国仇,自己的家恨也在这个风华绝代的女人的死亡中得到了宣泄。

当然,面对着菲利普·考勒斯的一家之言,以及时间的远去,他的说法很难得到更多史料的佐证,也因此让玛塔·哈丽的死亡蒙上了更加神秘的面纱。

战争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多少曾在其中留下印记的人物都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被人们淡忘。但是作为最具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女间谍,玛塔·哈丽的事迹却在大浪淘沙中被人们刻进了历史中而得以流传至今。而她那扑朔迷离的身份和死因,则成为了永久的谜团,困扰着后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