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编辑:文二
布拉格之春事件
1968年1月5日,捷克斯洛伐克爆发了一场政治民主运动,也就是布拉格之春。1968年8月20日,苏联和华约成员国入侵捷克宣告了此项运动告终。
1960年,捷克斯洛伐克遭遇经济困难,引起部分工人罢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兼共和国总统的诺沃提尼对待经济持消极态度,抵制经济改革,压制民主,引起党内外人士的不满。
捷共中央连续举行会议,讨论国内经济和政治问题。杜布切克于1968年1月接任第一书记,随后发起“布拉格之春”改革。
1968年1月中央全会通过了《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行动纲领》。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新的、适合其国情的、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制度。但苏联认为此举脱离了他们的控制方向,也是对于东欧地区政治稳定的一种威胁,遂决定对捷克斯洛伐克实行武装干涉,以达到实行统一苏联体制的目的。
1968年6月,“华约”在捷克境内进行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参演部队又在捷克斯洛伐克逗留几日才撤离。直到7月之后局势才有所缓和。
8月20日晚11点,一架苏联民航客机降落布拉格机场并迅速占领了机场。1小时后,在苏联大使馆汽车的带领下,苏联士兵向布拉格进击。6小时后,苏军就控制了整个捷克。北约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捷克军队已经全部缴械投降。
21日,苏军占领了布拉格,杜布切克被逮捕,也标志着“布拉格之春”的夭折。捷克斯洛伐克的这段民主化进程,也彻底因苏联的武装侵略而付诸东流。
“布拉格之春”是一次重大的,具有国际性的政治事件,使华约内部的分裂显现出来,也是东欧剧变的导火索。
布拉格之春的意义
苏联镇压“布拉格之春”事件导致人们对苏联的“列宁—斯大林”模式的失望,使人们认清了在苏联控制下的社会主义不允许有与苏联认同的民主相左的模式存在。
它一方面使苏联的威权达到了顶峰,为入侵阿富汗开了先例;另一方面也使与苏联关系交恶的中国认识到苏联不会容许异己的存在,与美国改善关系并对抗苏联的威胁的意愿日趋强烈,最终促使了中美建交。
苏联镇压“布拉格之春”事件后,苏联扶持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禁止言论自由,加强对媒体的控制,以清除西方自由思想。
捷克斯洛伐克的知识分子分化成两派,一派迫于苏联的压力,发表申明赞成苏联;另一派则不屈服于苏联入侵,开始发表反苏言论,公开抨击苏联行为。
这也导致了有关于反映“布拉格之春”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其中的故事背景就发生在“布拉格之春”的前后,反映的当时捷克斯洛伐克人的看法与生活状态。这部小说使米兰·昆德拉成为全球著名的小说家,而这部小说也在1988年被翻拍成电影《布拉格之恋》(《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布拉格之春”是试图在另一种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解决因强加在捷克斯洛伐克头上的苏联模式而引起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它是捷克斯洛伐克根据本国国情,为加速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在政治、经济方面进行改革的有益探索。它的目的是建立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可悲的是,来自苏联克里姆林宫的严寒冷冻了这场改革,“布拉格之春”夭折了。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布拉格之春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世界历史事件请关注世界历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