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8编辑:罗生门橘子
德国
1933年1月30日,在欧洲中部地区,奥地利人阿道夫·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德国纳粹党上台。希特勒虽然通过大量发行国内债券挽救了在大萧条中经济几乎崩溃的德国,以及通过大量扩军成功的解决了严重的失业问题。但是却同时在国内推行独裁统治,镇压反对党;对外宣称要打破凡尔赛枷锁,并夺取“生存空间”。
德国纳粹政权的特点是政治上控制社会的一切方面(一体化,Gleichschaltung),以追求种族(雅利安人,北欧白种人)、社会和文化的纯净。纳粹党通过迫害被认为是不纯的事物来达到他们的目的,特别针对少数人群如犹太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和政治敌人(如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这种迫害在政权的最后几年中达到了高峰。共计有超过150万政治犯在纳粹德国被处决。而对所谓“劣等民族”的迫害导致了有组织的大屠杀,受害者高达1800万。
纳粹德国崇尚的是一个反共制度的纳粹主义制度,于1936年11月25日通过与日本帝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正式确立了其意识形态立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意大利于1937年11月加入了该“公约”。
1938年3月11日,德奥合并。
1938年2月20日,希特勒为笼络日本法西斯,宣布承认伪满洲国,并停止魏玛共和国时期开始的与中国国民政府的军事合作和军售,7月德国军事顾问撤出中国。
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签署《慕尼黑条约》,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又撕毁了慕尼黑协定,伙同匈牙利和波兰占领瓜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1939年3月23日,德国向立陶宛施压,逼迫立陶宛割让梅梅尔领地。
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和德国划分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39年9月25日,在德国征服波兰后,苏德两国瓜分波兰。
1940年4月9日,德国逼迫丹麦投降,并侵略挪威,两个月后占领挪威全境。
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并于1940年6月22日迫使法国接受和平条约,维希法国建立。之后,德国在“海狮计划”中失利,被迫中止征服英伦三岛的计划。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意大利三国在柏林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即《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通称《三国轴心协定》,旨在为进一步在欧、亚扩大侵略战争。
1941年4月6日,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希腊并将其征服。至此,在欧洲,除了英国,同盟国已经土崩瓦解,德国已经基本扫清了征服苏联的障碍。
苏联
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于1928年至1937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苏联从一贫如洗的状态一跃成为欧洲工业强国。苏联在战前试图通过实行“集体安全政策”来扼制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威胁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同时,苏联也通过共产国际领导全世界的工人运动革命。因此苏联政府希望通过人民阵线运动联合资本主义左翼来减少工人运动的阻力,并防止出现全世界资本主义组成联合军队绞杀苏联。
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尤其是乌克兰,部分农村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甚至导致乌克兰一些边远地区的发生叛乱。
在1937年开始的苏联“大清洗”运动中,全国超过200多万人在接下来两年内因政治运动波及而被捕或发配到流放地,其中30万至40万人被处决或死于流放地的艰苦条件。这场运动导致苏联红军中有超过3.5万名军人牵连被捕,其中大约1.5万军官被处决。这大大地削弱了苏联红军在战争前期的军事指挥能力。苏联战前的战备和扩军工作过于匆忙,一味追求扩大红军规模也导致了技术人才和指挥岗位的不足。
1934年9月19日,苏联加入国际联盟,以联合英法。
1935年5月2日,苏联和法国签订了《苏法互助条约》,以应对德国侵略活动。
1939年4月17日,苏联和英国、法国开始1939年英法苏莫斯科谈判。
1939年8月,苏联对英法的莫斯科谈判破裂,苏联放弃集体安全政策。
1939年8月23日,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以后,苏联宣布建立东方战线,以加紧巩固防御德国可能的进攻。
1939年9月17日,苏联派兵进入波兰寇松线以东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地区。
1939年11月30日,苏联侵略芬兰,冬季战争爆发,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获得胜利,获得了芬兰控制的卡累利阿地峡地区和图尔库军港。
1940年6月,苏联派兵进入波罗的海三国。几乎同时,苏联收回了被罗马尼亚1918年占领的比萨拉比亚地区。1940年8月3日至8月6日,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成为苏联加盟国。
在远东地区,苏联与日本也是冲突不断,相继发生了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苏联为了减少远东的压力,迅速改变了之前对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敌对态度,转而支持国民政府的抗日战争,对国民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军事援助。还派遣了苏联援华航空队直接参加对日作战。
随着苏联在欧洲,日本在亚洲关注点的变化,苏日两国在1941年4月13日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苏联暂时承认了伪满洲国的现状,以此希望能够将远东的苏联红军调往欧洲。但是在条约签订之后,苏联仍然没能大批抽调远东的部队。苏日条约并没有影响苏联对中国国民党的军事物资援助,苏联对中国的第三笔军事合同的交货持续到1941年6月德国入侵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