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8编辑:罗生门橘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抵抗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侵略进行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集结了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
为赢得这场战争,苏联人民遭受了惨重的伤亡。据统计,苏联共有超过2700万人伤亡,其中苏联红军部队累计死亡人数为865.6万人左右,包含300万上下死亡的俘虏,其余1800多万伤亡为平民,全国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员伤亡。战争还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苏联共有1710座城市、7万多个村镇和31850个工业企业全部或部分被毁。
纳粹德国则因为与苏联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实力,大量德军无法撤出苏德战场,甚至被大量歼灭,因而极其有力地支援了美英在北非、意大利的作战以及盟军第二战场的开辟。最终德国的陆军主力在苏德战场被决定性的击败,东部防线也彻底被苏联突破,首都柏林被红军攻克。
纳粹德国武装力量在对苏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60万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后投降的120多万德军)。累计死亡人数为380万余人,含战时30万至57万死亡的俘虏。
战争期间苏联和美国、英国多次举行会议商讨战后世界方案,最终建立了雅尔塔体系以试图保障战后主要大国间和平。
战后,德国领土被苏联和美英法分区占领,并最终导致统一的德国被分割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两个国家。德国的经济也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使联邦德国得到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和民主德国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才得以恢复。
中、东欧各国,包括德国东部、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均受到了苏联红军不同程度的占领,但斯大林并未迅速要求当地共产党采取革命行动夺取政权。相反,斯大林满足于维持人民阵线和联合政府的形式鼓励当地共产党和其他资产阶级左翼党派联盟,以换取维持同资本主义大国间的反法西斯同盟关系。因此可以看到很多奇怪的现象,如罗马尼亚在1944年8月23日至1947年12月30日之间,共产党在君主制下和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但随着同西方关系恶化,苏联不再阻止中、东欧地区的共产党重建政权。
同盟国对德国占领区进行了有计划的人口迁移。依照纳粹“生存空间”理论被迁入各个德国占领区的德国人,以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苏联等领土内的德意志人口被迁移至奥地利和新的德国领土境内。
二战令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战前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被彻底打垮,英国和法国也大伤元气。这使得美苏成为了对欧洲有支配性力量的大国。为了争夺对欧洲以及世界的控制权,美苏从战争期间的同盟走向了对抗,最终导致了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