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08编辑:历史狂流
欧洲中部有一个国家,面积不过四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至今也仅仅800多万,近两百年来从未与任何外国发生过战争,乃至成功地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不仅如此,长期以来,它以蕞尔小邦的资格竟得以在欧洲乃至全球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中游刃有余,产生了远超出其国力的重大影响。
这个迷你小国就是“和平绿洲”瑞士。它能取得号称“瑞士奇迹”的国际地位得益于其恪守的永久中立政策。然而,对于强国而言,“中立”往往是不愿或不便介入的遁词,而在弱小国家来说,“中立”却只是为了规避战争,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可怜无奈之举,而愿望能否成为现实,却往往取决于强国、大国的意志。只要列强认为有必要,它们的这种正当而又可怜的诉求通常会被惨遭侵略,或徒有“中立”的虚名。这是为无数残酷的历史事实所证实了的。惟独小小的瑞士,地处多事的欧洲腹地,周边为法、德、意、奥这几个欧洲列强所包围,堪称身处“狼窝”,却能够在数百年中屡屡化险为夷,“毫发未损”,这一切的确发人深思,令人称奇。
瑞士是如何成为永久中立国的?为什么它能够在充满战争惊涛骇浪的欧洲腹地稳守中立两百年?迷你小国瑞士在国际事务中何来如此巨大之能量?瑞士“奇迹”有其深刻的原因,它能够长期保持中立,当然归功于其特殊的历史、地理、人文条件。瑞士的中立是欧洲历史进程的必然轨迹和逻辑,是欧陆各种力量相互作用、博弈的结果。此后的若干个世纪,虽然欧洲的力量格局不断变动,各种势力此消彼长,不断有新的强国崛起,但主要的“均势”依然由法、奥两强构成,因而瑞士的中立地位也就一直得以延续并进而得到强化,直至于 1815 年成为永久中立国。这一地位一经确立就稳固延续了二百年,期间,欧洲又发生了无数次的动乱和战争,包括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等大的战争,但瑞士的中立始终坚如磐石。
除了历史的原因外,瑞士长期中立的关键因素(可以说是根本条件), 在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瑞士四分之三的国土位于巍峨险峻的阿尔卑斯山区,地势十分险要,几乎与世隔绝。这一地理优势决定了其易守难攻的特性,极利其抵御外敌入侵。即便拿破仑曾经一度占领了瑞士,但迫于该国人民的反抗,终于也不得不作出让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曾陈兵五十个师于德瑞边境图谋入侵,但终因顾忌瑞士地形过于复杂,其机械化部队难以发挥优势,夺取瑞士代价过大而放弃。瑞士当时的对策是:一旦德国入侵则瑞军实行收缩,放弃平原地带而固守山地,必要时炸毁连结德、意的最短通道——贯通阿尔卑斯山南北的圣哥大隧道。如此则德国侵占瑞士不仅是得不偿失,并且变得毫无意义。
(圣哥大隧道内部)
瑞士能够长期保持中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武装中立”的政策。有了地理优势,但如没有武力作保证则等于零。中立国不能卷入他国争战,但有自卫的权利。瑞士的中立并不完全仰赖于列强的许诺,毕竟他人的承诺并不那么可靠。
(瑞士攻防一体的国防碉堡)
瑞士实行全民皆兵的国防体制,虽仅有八百多万人口,没有常备军,但短短几十小时内就能动员起五十万人的军事力量,其战争动员能力、武装力量的战斗力和防御能力都相当强,特别擅长于山地作战。瑞士的许多大山都像奶酪一样被挖空,为战时储存军备物资和囤兵之用。有的山洞深达十几公里,高十多米,可并行四辆装甲车,里面武器弹药库、医院、食堂、宿舍、商店应有尽有。还有的山洞本身就是机库,飞机可以从山洞直接起飞迎敌,高速公路也可变成临时停降飞机跑道。此外,瑞士还实施“总体防御”战略,即全民防御的体制。民防掩体有的建在住宅建筑物底下,有的仓库和车库则是根据民防中心的意图设计建造的,能够抵抗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并配备防御化学武器和核放射尘埃的过滤器。
掩体按地区和城市划分,有的相互连通,有民防地下指挥所、地下医院、救护站和至少维持两周以上的蓄水池和粮食储备。有各种因素的保证,在国际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的今天,瑞士政府和人民仍一如既往地坚守着沿用了数个世纪的中立政策,将其作为立国之本、镇邦之宝。在欧洲一体化方兴未艾的今天,它依然特立独行,不为所动,恪守着传统的永久中立政策,迄今没有加入欧盟。 联合国是一个成员十分广泛、不带有任何政治、军事同盟色彩的国际组织,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其成员。唯有瑞士,为了保证永久中立国的法律地位,一直只是它的观察员,直至 2002 年经第二次全民公决才终于成为联合国的第 190 个成员国,此前的 1986 年已进行过一次全体公民投票是否加入,居然遭到了否决。这样的待遇对联合国来说,可以算是史无前例了。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瑞士人是保守的,但也是务实的,面对世界潮流,他们懂得如何应对和变通。今天,瑞士的国际政策在坚持永久武装中立的同时也突出了国际合作,变原先的较为保守内敛的中立政策为“积极的中立政策”。看来,瑞士人民是要将中立进行到底了。
上一篇:对海洋的研究从清朝就开始了
下一篇:历史上的今天12月11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