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左丘明的姓名之谜

时间:2018-01-04编辑:梓岚

左丘明,一般认为是先秦时期著名编年史《左传》的作者。之所 以说“一般认为”,是因为《左传》究竟是谁写的,一直是史学史上的 一个迷。其实,有关左丘明的疑迷还不少呢!如关于左丘明的姓和名, 几千年来就一直没有弄明白过。

左丘明姓左,名丘明

有人说,左丘明姓左,名丘明。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 中解释《左传》书名时说:“以其姓左,故号为《左氏传》也。”

还有人说,左丘明姓左丘,名明。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及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都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之句。因左 丘二字连文,朱彝尊《经义考》也据此断言“左丘为复姓甚明”。

又有人说,左丘明姓丘,名明,左是史官职称。应勘《风俗通义》 曰:“丘姓,鲁左丘明之后。”俞正燮《癸巳类稿》就由此推论说:“丘 明子孙为丘姓,义最古无疑。丘明传《春秋》而曰《左氐传》者,以 为左史官言之。”

三说都有较具权威性的史料为证,两千多年的争议,基本就围绕此三说而进行。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滕新才提出新说,即:左丘明姓左,名不详,字丘明。这下,使原已相持不下的论争更加复杂了。

滕新才是以中国古代礼制为切入角度的。他认为,先秦古人有姓有氏有名有字,姓是作为同一血缘关系的标志,而氏则是姓的派生。代表一个氏族,是家族的象征。因此古人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氏,因以为族。”所以,从姓氏起源这层意义上说,“左”唯有作为左丘明的姓氐才讲得通。它不可能是官名,因为如果“左”指“左史”的话,那么《左传》一定会叫《左史传》而不是《左氏传》。它也不可能是复姓,司马迁笔下的“左丘失明”,纯粹是为了与上文“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保持行文上的对仗。

古人的称呼礼节是十分严格的

一般来说,卑称、自称或上对下、长对幼,往往称名;尊称、他称或平辈相称及下对上称,必须称字、称号、称官爵、称地望,直呼其名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论语•公冶长》记载:“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意思是说,谄媚别人和面善心恶的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孔丘也认为可耻。这里,孔子先列左丘明的观点,再以自己的观点去比附,可见他对左丘明是非常推崇敬重的。孔子一生强调“礼”,既然他对左丘明是敬重的,那么,他在学生面前提到左丘明就只可能称字而不会称名的。

古人取名还有一定的规则,《礼记•曲礼上》曰:“名子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照此规定,古人不得以国、官、日月、山川、隐疾、畜牲、器币为名,这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条 准则。左丘明是鲁国的史官,鲁都郊外有山名尼丘,如果丘明是他的名字,那就违背了 “不以山川”的原则。或许有人会问:孔子是鲁国 人,他不就叫孔丘吗?这确实是一个特例。

孔子之父叔梁纥晚年娶颜氏徵在,曾祷于尼丘山。孔子出生时头上牙顶,中间低四周高,恰似尼丘山,故而“以类名”,名丘字仲尼。所以孔颍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特别解释说:“盖以其有象,故特以类命,非常例也。”孔子以其出生的缘故而有此特例,左丘明不见得也与孔丘有同样的经历吧?

古人姓氏的风俗

古人还有一种风俗,即以姓、字连称,中古以下尤其成为一种时尚,以至于有人“以字行”而本名反倒使人淡忘了。上古典籍中,这类情况也比比皆是。《论语•先进》记:“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 一连三个人,都是姓字连称。又如,著名工匠公输般,字若,《礼记•檀弓》记作“公输若”; 稷下学者田广,字骈,《庄子•天下》就作“田骈”。因此,左丘明姓字连称,也属这种情况。

那么,左丘明的后代为什么会姓“丘”呢?这又是古人的一项姓氏规则,即“诸侯以字为氏”而“小宗五世则迁”。如孔子原是宋襄公之后,子姓。从襄公传到公孙嘉正好五代。公孙嘉字孔父,所以他这一宗族就以孔为氐了。这一风俗恰恰说明了 “丘明”是字而不是名, 因为如果是名的话,左丘明的后代就不可能姓“丘” 了。

滕新才的论述确实很有说服力,但也留下了又一个谜,即:如果“丘明”是字的话,那么左丘明的名是什么?

看来,左丘明的姓名字号,仍是一个会令后人反复探究的问题。

更多未解之谜推荐阅读

先秦时期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帝王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权臣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嫔妃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美女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战争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宫廷未解之谜

古代王侯将相未解之谜

古代文人名人未解之谜

民俗风情信仰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作品未解之谜

历史名胜的未解之谜

古代科学的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