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10编辑:梓岚
《山海经》是上古时期一部重要的地理著作,它除了记录各地的山脉河流以及动物、植物、矿产等,还记载包括中国及中亚和东亚广大 地区的一百多个邦国。当然,所谓邦国,很大部分仅是一些部落而已。
其中有一些邦国的国名十分奇特,如结匈国、羽民国、議头国、穿胸 国、交胫国、岐舌国、三首国、长臂国、三身国、一臂国、奇肱国、 长股国、一目国、柔利国、无肠国、聂耳国、黑齿国、玄股国、毛民国等等,如果顾名思义去想象这些国家的国民,种种奇形怪状,实在是使人难以置信。难道上古那些邦国的国民真是那么奇异吗?这里让我们来看看“岐舌国”究竟是怎么回事。
岐舌国是怎么回事
“岐”的含义
我们知道,物有分支就称为“岐”,也可以写作“歧”。所以,有岔路叫“歧路”,有分歧叫“歧义”,《淮南子•原道训》还说:“牛岐 蹄而戴角。”意思是牛为偶蹄类动物,蹄子的前面是分开为二的,故曰 “岐蹄”。而《山海经》中写到“岐舌国”时,晋代郭璞明明白白地注释道:“其人舌皆岐,或云支舌也。”人真有两条舌头的吗?周士琦考证后认为有。
首先,动物就有可能是两条舌头。大家都知道古代有一种岐头蛇, 《尔雅•释地》云:“中有根首蛇焉。”郭璞注曰:“岐头蛇也。”谓其一端歧为二头,如树分枝,故名之。即使是现代,也还有岐头蛇出现,1991年10月23日的《北京晚报》,就记载着牟平县发现岐头蛇的新闻,说:“小蛇长着两只头,长三十厘米左右,全身呈灰白相间颜色, 在颈部同时长出两只头,爬行时双头分开,高高昂起,遇到障碍物时两头则叠加在一起。”既然岐头蛇有着两只头,那么,无疑也就有两条舌头。
现实中也有口中长两条舌头的人,法国有个人名叫菲利浦•迪安尼,是巴黎的建筑工人。他天生就有两条舌头,上下交叠。因为他的父亲讲法语,母亲却讲英语,他每讲一件事都要讲两遍。于是,他就逐渐尝试着用一条舌头讲法语,另一条舌头讲英语。
经反复训练,他很快学会了两种语言,并且能用两种语言同时与父母交流,居然互不干扰。以后他就以表演特殊“口技”为生,常在各购物中心表演,吸引了许多观众,甚至还到电视台献技,收视率颇高。可见,人确实可以发生“岐舌”现象,《山海经》中的“岐舌国”应非无稽之谈。
《镜花缘》里描写了一个岐舌国,那里的国民舌尖分成两半,可以同时发两种不同的声音,尤其善于吹口哨。平时,他们不愿意别人看到他们古怪的舌头,但一旦他们做错了什么事,或者获得别人的帮助,内心十分感激的时候,就会把那条剪刀似的舌头一而再地吐出来。这 个故事或许也有所本。
那么,为什么一国之人皆为“岐舌”,从而要被称作“岐舌国” 呢?这可能是因为遗传基因发生异变所致。
周士琦认为,上古时期,交通闭塞,许多部落长期不与外界交往, 只能一代又一代地近亲通婚,异变的基因就有可能遗传下来,这在上古并不罕见。即便是在现代,也有基因缺陷由于长期近亲结婚而扩散,最终导致整个部落均有缺陷的事实。在非洲热带丛林中的俾格米人,他们的身材异常矮小,男的平均身高1.37米,女子还要矮一些。
科学家们发现,俾格米人血液中的生长激素虽与一般人一样,但是缺乏生长素介质的受体,从而造成生长激素在他们身上的作用很有限,因此身材普遍矮小。这种生长素介质缺陷就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而俾格米人正是长期与世隔绝,近亲婚配,逐步造成了整个部落的生长变异, 这是近亲繁殖的后果。“岐舌国”的产生原因也可能是如此,长期的近亲通婚,使偶然出现的变异的遗传基因广为扩散,最终使一个部落大都产生“岐舌'。
周士琦的论证解释了上古时期的一个疑谜,各位读者,你们是否也有兴趣对《山海经》中的其他邦国,如无肠国、玄股国等作一番考证呢?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疑谜的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