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奥陶纪:第一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2019-07-01编辑:文二

七、珊瑚

珊瑚自中奥陶世开始大量出现,复体的珊瑚虽说还较原始,但已能够形成小型的礁体。

八、苔藓虫

奥陶纪生物有哪些_奥陶纪生物大灭绝过程

苔藓虫出现于奥陶纪早期,演化快,属种多。有枝状的尼可逊苔藓虫、攀苔藓虫、围块状的古神苔藓虫和薄层状的变隐苔藓虫。这些具有石灰质或角质外壳的微小动物呈块状或树丛状群落生活在海底岩石或贝壳上。

九、双壳类

像现生蛤蜊一样的带壳动物,身体分成相同的两半。


奥陶纪生物大灭绝过程

4.49亿年前,地球进入了奥陶纪晚期。此时的地球与现在的有很大不同:泛大陆尚未形成,今天的南美洲、澳洲、南欧、非洲、印度以及南极洲形成冈瓦纳大陆,其它陆地则分裂成一系列岛屿,分布在世界各地。奥陶纪是地球史上海侵最严重的时代,海平面比现在高出400米,现今1/3的陆地都被浅海覆盖。

奥陶纪的陆地上没有任何动物,植物在那时根本没有出现。所有动物都生活在海洋中。那时的动物与现在的也有很大不同,脊椎动物只有数种,节肢动物的种类也不到现在的1/10,海洋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动物统治着。

海中的顶级捕食者要属直壳鹦鹉螺。它身长6米,重150千克,是鹦鹉螺、章鱼等头足类软体动物的祖先。它几乎什么都吃,包括三叶虫、星甲鱼、板足鲎等动物。直壳鹦鹉螺也有竞争对手:有史以来最大的节肢动物:3.6米长的板足鲎。板足鲎看上去像是一只巨大的,没有尾钩的蝎子,是最古老的节肢动物之一。板足鲎经常与直壳鹦鹉螺争夺食物,但总是敌不过它们。

海洋的动物们悠闲地生活着,谁也没有意识到,灭顶之灾即将来临。

这次灾难的罪魁祸首是伽马射线暴。距离地球6000光年以外的地方,一颗中子星与黑洞由于不明原因相撞,产生数束伽马射线暴,其中一束不偏不倚击中了地球。其实伽马射线击中地球的概率极小,小于1/100,000,000,这次地球真是很倒霉。

4.49亿年前的一天,一束来自6000光年以外的伽马射线穿透大气层,击中了地球。射线击碎了气体分子,地球大气顿时变得四分五裂。

海洋中的动物只感觉到大地剧烈的晃动,并不知道灭顶之灾已经降临。

奥陶纪生物有哪些_奥陶纪生物大灭绝过程

射线击毁了3/1的臭氧层,阳光中的紫外线直接穿透大气层,杀死了大量浮游生物,破坏了海洋食物链的基础,饥荒开始四处蔓延。射线带来的辐射还杀死了大量珊瑚,破坏了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灾难发生一年后,饥荒已经蔓延至全球,无论生物处于食物链顶端还是底端,都在饥饿中苦苦挣扎。掠食者们需要杀死同类才能获得充足的食物。

灾难过后数十年,被击碎的气体分子重新组合,形成一种叫做二氧化氮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遮天蔽日,遮住了50%的阳光。地球失去了阳光的照射,气温开始迅速下降。动物的卵无法在低温中正常发育,导致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由于阳光照射忽然下降,气候变得很不稳定。海水产生巨大波浪,搅得动物不得安宁。直壳鹦鹉螺想去深海避难,但深海的水压很大,高水压将直壳鹦鹉螺不坚固的外壳压碎,这样它们只有死路一条。而它们的近亲鹦鹉螺有着坚固的外壳,使它们能够幸免于难。

灾难发生十年后,水温由原先的25摄氏度下降到10度,杀死了更多浮游生物,这加速了食物链的崩溃,但食物需求量较少的小型动物却不觉得饥饿,所以在饥荒中小型动物更容易生存。

灾难发生500年后,地球上1/3的生物都消失了,剩下的生物还在饥饿中挣扎。由于缺少阳光照射,全球平均气温由22摄氏度下降至10度,导致大量海水结冰,海洋动物再次失去了大量栖息地。冰川的蔓延速度快得难以想象,数年后,超过10%的海水都冻结了。冰川消耗了大量海水,导致海平面下降了约100米,原先的海洋有不少变为陆地。

冰期事件越来越严重,海洋中出现了大量冰山,冰山就像失控的汽车,横冲直撞,大量生物被它杀死。

灾难发生15万年后,全球平均气温已经下降至5摄氏度,超过一半的生物都在严寒中灭绝了,剩下的生物能够幸存吗?

灾难发生20万年后,冰川时代终于过去。但地球的生命迹象几乎全部消失,地球需数十万年才能恢复以往的生机。原先生机勃勃的海洋变得死气沉沉,但剩下的浮游生物不断繁衍,修复了食物链。

距伽马射线暴击中地球已经过去了40万年,灾难已经基本结束。这场席卷全球的浩劫是地球史上第一次物种大灭绝,造成56%物种灭绝。直壳鹦鹉螺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发生了不良基因突变,体型缩小至2米。

奥陶纪生物有哪些_奥陶纪生物大灭绝过程

板足鲎在灾难之后迅速取代直壳鹦鹉螺,成为顶级掠食者。在这场灾难中还有一个获益者——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星甲鱼。星甲鱼属于头甲鱼类,没有颌部,它们的一支在灾难之后进化成最早长有颌部的脊椎动物:棘鱼。

致命的射线,严重的饥荒、遮天蔽日的有毒气体以及严重的冰期构成了第一次物种大灭绝——伽马射线暴击中地球事件。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奥陶纪生物更加了解了呢,更多自然知识请关注探索发现栏目及自然探秘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