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28编辑:吴飞
各种釉彩大瓶的介绍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清乾隆年间景德镇御窑烧造,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足径33厘米。洗口,长颈,瓜棱鼓腹,胫部内收,圈足外撇,颈部一对夔龙耳。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各种釉彩大瓶,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素有“瓷母”之美称。反映了乾隆时期瓷器制作技术的高度水平,标志着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顶峰。
据雍正十三年(1735年)督陶官唐英撰《陶成纪事》载:“洋彩器皿,新仿西洋珐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可见瓷胎洋彩在雍正时已开始烧造。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来看,瓷胎洋彩瓷器大都制作于乾隆六年(1741年)之后,系在当时由督陶官唐英督理的景德镇御窑厂内制作完成。这种洋彩瓷器深受乾隆帝的喜爱。
乾隆十三年(1748年),年已六十六岁的唐英接到乾隆帝的旨意,负责烧制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唐英广泛派遣得力助手去哥窑、汝窑、钧窑、定窑、龙泉窑、湘湖窑等全国各大名窑搜罗配方或瓷片标本,或者仔细研究古代文献的相关记述,然后反复研制、试验,烧制成功。
各种釉彩大瓶的文物特征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足径33厘米。洗口瓶,长颈,长圆腹,圈足外撇。颈两侧各置一螭耳。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
所使用的釉上彩装饰品种有金彩、珐琅彩、粉彩等;釉下彩装饰品种有青花;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所使用的釉有仿哥釉、松石绿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仿汝釉、仿官釉、酱釉等。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主题纹饰在瓶的腹部,为霁蓝釉描金开光粉彩吉祥图案,共12个开光,其中6幅为写实图画,分别为“三阳开泰”、“吉庆有余”、“丹凤朝阳”、“太平有象”、“仙山琼阁”、“博古九鼎”。另6幅为锦地“卍”字、蝙蝠、如意、蟠螭、灵芝、花卉,分别寓意“万”、“福”、“如意”、“辟邪”、“长寿”、“富贵”。瓶内及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中心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各种釉彩大瓶的文物价值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是古代官窑瓷器中装饰层次最多、釉彩用料最考究、设计复杂、制作难度极高的瓷器,包括珐琅彩、洋彩、仿宋代哥釉、松石绿釉、仿宋代钧窑窑变釉、斗彩、粉青釉、霁蓝釉、仿宋代官釉、粉彩、珊瑚红釉、仿宋代汝釉、酱釉等烧制难度较高的釉彩,制作中不考虑批量生产,创作重心在外形上,为少数权贵服务,推崇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的社会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其色彩繁冗复杂、题材偏多,导致缺乏内涵,并且在艺术上缺乏较高的美学境界,没有把艺术性和技术性相结合。
但其社会意义巨大,在工艺技术综合应用上时代特征明显,展现了当时顶尖的制作工艺和海纳百川的文化自信,提高了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瓷器文化和世界瓷器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素有“瓷母”之美称,集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艺,传世仅此一件,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