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27编辑:梓岚
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里面,君主都是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也许历朝历代的称呼不一样,秦朝到商超这段时间称王,秦之后是皇帝。不管叫什么,这都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位子。大家大家都想做这个位子。那么,在以前的时候帝王的太子是怎样选出来的呢,或者说下一个君主是怎样选出来的呢?
最早的兄终弟及的制度。这个制度主要是在商朝的时候使用的。这个制度大体的运作方式就是,哥哥死了,弟弟再接着上。目前沙特阿拉伯就是这样传下来的。不过这个制度有很大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政权不稳定。就是这一辈所有的弟弟都去世的话,下一辈应该传给谁的儿子。大家都会争着的。
所以商朝的后期就不再实行这个制度了。不过在之后的几千年的时间里,一段帝王没有子嗣的话还是继续采用兄终弟及的制度的。这个一直沿用到清朝末期。春秋时宋吴等国亦有兄终弟及的。秦朝以后,由于各种不同原因,也有过兄死弟及事。唐武宗李炎、唐昭宗李晔、宋太宗赵匡义、金太宗吴乞买、元仁宗、元文宗等,均是以君主之弟的身份,继承皇位的。
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制度“长子”是指“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简单的来说就是正妻生的大儿子就是指定的接班人,如果要是这个嫡长子不幸去世的话,那么就是正妻的第二个儿子就是接班人了,以此类推。如果正妻没有儿子的话,那么这个一般是按照当时地位最高的那个妾的大儿子是继承人。
不过这个的伸缩性很大,因为谁的地位高,君王有很大的决定权的。如果君主喜欢那个妃子的话,可以把她的地位给提高的。只要不是王后或者皇后这个位置,皇帝还是有很大的决定权的。毕竟王后、皇后这个是一国之母,大臣也有很大的决定权的。历史上的商纣王就依据此规定,当上国君的。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
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法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一个。可以说这个制度执行起来的非常严格的。虽说有点不公平,但是是非常稳定的。除了有时候有的嫡长子能力不足,其他的儿子能力比较足的。这样可能会造反,比如“玄武门事变”。
选取有贤能的人。这个就有很大的bug在里面。选取贤能的标准是没有的标准的。有些人以孝顺为贤能、有些以处理政务为才能、有些人以学问为才能。可以说主要的决定权就是在君主的手里面。所以也会导致大家为了争夺君主继承权下狠手。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