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0编辑:梓岚
温州在中国的版图上,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地方。其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改革开放前,交通不畅(三面环水、背靠大山),若想走出去只有水路一条(温州方言中“水”“死”同音,在文革末期温州老百姓戏称温州只有死〈水〉路一条)。
恶劣的自然环境,逼着温州人只能走出去寻找生路。温州人的成功毫无疑问是逼出来的、闯出来的、干出来的、放出来的。改革开放30年来,温州成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最迅速、活力最充沛的城市之一。温州最早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增长速度为世人瞩目。
温州民营经济占工业产值的95%以上,占财政收入的70%以上,已经成为温州经济的主要支柱。依靠民营经济的推动,通过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全市相继建成了“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等30多个全国性的生产基地,获得170多个个中国驰名商标、50多个中国名牌产品和100多个国家免检产品,品牌总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今天的温州绝不可小视。从1978年到2007年,GDP从13.2亿元增加到2157亿元,年均递增17.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113.5元增加到2007年的8591元,年均递增15.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1年的423元,增加到2007年的24002元,年均递增19.21%。改革开放使温州人完成了从“生存命题”到“发展命题”的跨越。同过去相比,温州的城市变大了,变高了,变美了。改革开放前,温州市区面积仅有20平方公里,如今发展到200多平方公里。
温州是在被外界长期争论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有关温州的争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时起时伏。开始,争论围绕“姓社”还是“姓资”,后来争论的焦点是“姓公”还是“姓私”。尽管争论没有因温州的经济发展而罢休,但温州的发展也没有因争论而停滞不前。30年来,温州始终坚持在外界争论中强行,在内部不争论中发展,经济发展速度不论客观环境如何,一直居于中国发展最快的地区行列。
“温州现象”、“温州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眼球。多年来,学习温州、考察温州的人络绎不绝。以“中国民营之都”著称的温州,成了人们观察的对象、研究的课题、教学的案例。当然,大家更关心的不仅仅是温州的历史,而是,温州能否保持增长的势头?学温州到底学什么?作为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象的温州,是否代表了中国民营经济,乃至中国市场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很多人眼里,迄今为止,温州依然那么神秘。无论是温州现象,还是温州模式;无论是新温州现象,还是新温州模式,似乎都不能准确地概括温州,描述温州。作为一种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象的温州,她的确不是“舶来品”,但她不拒绝西方的真正有效益的理念、管理,她不盲从。
温州的确还有许许多多深层的东西未被经济界、学界、媒体所读懂,如温州为什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全国第一”?为什么敢向传统理论、传统制度发起一次次冲击,并为民营经济赢得了一席又一席之地?为什么有那么多温州人活跃在世界各地?等等。这在其他地区是无法理解的,用温州现象、温州模式也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