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关于北京玄武门的那些事

时间:2017-03-16编辑:梓岚

北京的老城区中曾经有个宣武区,现在取消了并列入西城区。本文来说说老宣武区的故事。

宣武区因为有个宣武门而得名的,宣武门也是老北京内城内城九门之一。这个门最早是在元朝修的,原来叫“顺承门”,取“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的意思。

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之后,把元大都城南移,顺承门还是顺承门,不过成了内城城门。明英宗正统年间,重建城楼,又修了瓮城、箭楼、闸楼等,改名叫“宣武门”,名字取张衡《东京赋》“武节是宣”的意思。

宣武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2.6米;进深三间,通深23米;一层周匝出廊,二层挑出钩栏平座,三滴水重檐歇山顶;楼连台通高33米;重楼重檐,瓮城呈长方形,南北长83米,东西宽75米,将门楼与箭楼连接为一体;西墙辟券门,其上为闸楼。

瓮城南墙城台之上为箭楼,略低于门楼,设有箭孔80个。箭楼面阔七间,通宽36米;通进深21米,连台通高30米。

宣武门地势低洼,易于积水。门楼以西设有一水关,城内雨水与污水可沿明壕顺此排入南护城河。排水设施还是不错的吧?

城外护城河上还有一石桥。虽然对此有预案,但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夏季,五月二十九日至六月初十日,北京连降12天大雨,积水淹没宣武门门洞,致使城门无法开启,最终还是从象来街的象房牵来了大象,才将城门拉开。

清代的城楼规制基本沿袭明制,仅加以修葺,至民国年间箭楼已不存在1966年修建地铁时将门楼与城墙拆除,护城河被填平,辟为宣武门东、西大街,宣武旧景一去不返。

宣武门外为著名的菜市口刑场,囚车从此门经常出入,人称“死门”。其实在元朝,顺承门外的这条街叫柴市街;明朝改顺承门为宣武门,这里是京城最大的蔬菜和烧柴市场,后来将菜市和柴市最集中的街口称为“菜市街”;到了清代,将菜市街易名为“菜市口”,同时,也将明朝杀人的刑场“西四”移至宣武门外的这个菜市口了。

犯人经刑部审核确定,从宣武门出去,在菜市口问斩。当时,从南方各省来的人,过卢沟桥,进广安门,再进入北京内城大都要经过菜市口,人员往来频繁,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行刑的地方了。

在宣武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三个大字儿:“后悔迟”,以警世人。

宋末元初,被忽必烈关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在此慷慨就义。有人说于谦和袁崇焕也在这里被杀,那真是胡扯了,明朝的法场在“西四”,现在繁华的很。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也曾在这菜市口喊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迈遗言。

谭嗣同

宣武门这里还是重要的军事基地。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在北京驻扎了72个卫,称为“京卫”。

除皇帝亲军和守卫皇陵的41个京卫外,其余的京卫编为三大营,号称京军,即“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

京卫在北京城各有营地,如安定门内驻扎武德卫营,后来讹变为五道营胡同,阜成门内驻扎济州卫营,后来讹变为机织卫胡同,西四北六条旧称卫儿胡同,原是燕山前卫的驻地。

明朝京军三大营的大教场设在德胜门外和安定门外,那里至今留有较场口街和西营房胡同这些带有军事色彩的地名。

万历皇帝时期,努尔哈赤在关外崛起,战事频繁。总督京营的官员建议将较场改设在城里以利安全,位于宣武门外但是还在南城之内的将军较场就开设于此时。

到了崇祯皇帝时期,内有农民起义,外有清军侵袭,危机更加严重,崇祯皇帝大力整顿京军。但是,然并卯!1644年李自成军队打到居庸关,京军迎战时“闻炮声溃而归”,京城随即陷落。后来,在教场旧址上形成了较场口胡同和较场头条至较场小九条等12个以“较场”命名的胡同。

清初顺治年间,在北海白塔及内城九门城墙上各安置5门大炮,作为报警号炮。

溥仪

1924年底,溥仪被驱逐出宫后,一向经管钟楼、鼓楼报时的銮舆卫解体不再报时,遂改由宣武门上的大炮在每日正午鸣炮报时,称为“午炮”,这个炮每天约在午时打,声震京华,京人以此对时,人称“宣武午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