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21编辑:梓岚
韶关又称韶州,位于广东省北部,也是广东省规划发展的粤北区域中心城市。今天小编跟大家来说说关于韶关旧城门和太傅街的历史故事。
韶关旧城门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知府陈大纶重修城门,确定经已有五个城门:一为闻韶门(今建国路东口,俗称老东门),二为阜民门(今熏风路南口,俗称南门),三为镇越门(今复兴路西口,俗称西门),四为望京门(今北直街北口,俗称北门),五为相江门,后改为迎思门(今东堤横路东口)。明天启四年(1624年),知府吴兆元增开了青来门(今风采东口,俗称新东门)和文明门(今风度南路南口,俗称南门)。
清康熙九年(1670年),知府马元将原设在南雄的太平桥税关移至到韶关城北的风门坳(今韶关电视台前门地段),保留其名仍称为“太平税关”。同时,为了加强防御南来北往的商民逃漏货物税,在加建东北角城墙的同时,新开了一个子城门(中山路东端的东堤中路和东堤北路的交接处)。
太傅街
1928年,国民政府拆除城墙,扩建了环市马路。同时,为传扬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将青石街改名为“民族路”(今东堤横路)、武城街改名为“民权路”(今东堤中路),东关正式命名为“民生路”(今东提北路),并将帽子峰东峰山下的太傅庙为邻的新兴居民街道也定名为“太傅街”。
据记载:唐元复二年(902年)虔州(今赣州)刺史卢光稠发兵征讨岭南,攻陷韶州,当时浈江出现“蛟龙”(现已论证是鳄鱼),伤害水陆居民。卢光稠率领将士将鳄鱼斩尽杀绝,民众得到安居乐业。宋朝廷表彰卢光稠的功德,隘封为“太傅”,诏建“太傅府”,赐额“忠惠庙”,俗称“津头庙”。历代对太傅庙都有重修,香火旺盛,钟鼓不息。文革期间,太傅庙的“太傅老爷”被粉身碎骨,殿堂改作为竹器加工厂。
2001年初,韶关市政府将太傅庙归还道教部门,由武当山玄武派第十四代掌门真传弟子玄机道长主持太傅庙,募资进行全面修复,重塑太傅、玉皇、王母、灵官、赵元帅、观音、黎母等系列天尊神像。
市民统称“三民(民族、民权、民生)路”为“东街”,正是东街名称的起源。同时,在市民中流行着“去东街逛逛”、“去东街购物”“去东街出货(批发商品)”,时至当今,常可听到“家住东街”、“去东街办事”和去东街探亲访友等的惯用语。
民初,东街的商铺经已满额。广州沦陷(1938年10月)国民党广东省政府迁址韶关,同来大批难民,其中的商民继续去到东街“见缝插针”的租屋开铺,上千间的商铺延伸到太傅街。韶关作为国民党广东战时省会,加上日本侵略军为了打通粤汉铁路线,不断地派遣战机对韶关进行狂轰滥炸,却很少轰炸到东街地段。因为在帽子峰顶高射炮火力圈的范围内,曾击落、击伤多架日机,日机再也不敢飞近,致使东街保持门市兴旺,大宗的批发生意长盛不衰,商民能够安心营业。
韶关沦陷不过半年(1945年1月27日至8月15日日本投降),虽则对东街的商贸有一定的影响,但都能够保持原状。抗战胜利后,东街的广府商民陆续返回籍。
更多历史名城往事请关注小编后续文章。
上一篇:蒙古人竟然这么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