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苏州横塘驿亭:十里长亭的悲欢离合

时间:2017-07-17编辑:历史狂流

苏州的古代驿站始建于宋代,明代移于盘门外,清代重修,驿亭位于苏州城西南、横塘镇东北胥江与运河交汇处。

横塘驿亭是我国现存的一点五个古驿站建筑之一,另半个是浙江嘉兴的西水驿,亭中的碑记是古董,而亭是1999年建造,故只能算半个。

1990年还以此为样本发行了一枚小型张邮票。 彩云桥横跨胥江,面迎运河。虽是古桥倒也英姿飒爽。彩云桥原本东西跨越运河。1928年重建。三孔石拱桥全长38米。因大运河拓宽,1992年迁建此桥于胥江上,与驿亭比邻。

原址新建一座新亭子桥,原来的亭子桥于( 普福桥 )于69年被拆。可是新亭子桥也未能长寿,2006年6月5日被一艘轮船撞毁,至今未能重建。

横塘作为苏州古代的交通要冲,属苏州繁华之地,如今它却没有周庄、甪直、同里、胥口等“古镇新区”幸运。

横塘驿站如今是省级文保单位,运河对岸就是横塘镇,中间是一座秀美的彩云桥连接两岸。  过去曾沿着运河从浦庄到横泾,两公里,距离横泾不远,路边有四方的草亭,那时里面居然系着一头牛,大概是公家的牛,肮脏而无神,无可无不可的嚼着稻草,用尾巴不住扫背上的牛虻和苍蝇。  这也是晚清的官道,五里一亭十里一铺,长亭短亭,这些说法都是古代驿递制度的遗留,过去送家人应考、为官或谋生,这种简陋的亭子,见证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当年设立驿站,基本是按县而设,横塘驿站就是出了苏州府后吴县的驿站。站中备有马号,蓄养十匹以内的马匹,还有一定的管理人员,眼前这么一个亭子,根本就无法满足要求,起码还需要很多附属建筑才何以运作。眼前的亭子,差不多只是当年的一个路人歇足地。  

晚清时期的小说,常见有街头驰过一匹高头大马,马背上一人,风尘仆仆,背负着一个黄布包袱,马未到,铃声先到,叮铛叮铛,提示路上赶紧让开,马横冲直撞而来,路人纷纷躲避,嘴里叫:文书马,快让快让。  作为信使的急足,按照公文的紧急程度,有八百里加急和三百里左右的一般速度。当遇到八百里加急,必须星夜奔驰,要限时限刻递送到达,不准稍作稽留。

文书封套一般木制,刻着“风雨飞递”,一天就必须快马加鞭,骑马奔驰上七百多里,一到驿站,驿卒马上牵出准备好的上了鞍鞯的马,并捧出一碗烧酒和两个煮熟的鸡蛋,信使即刻吃了蛋,把烧酒一饮而尽,骑上备好的驿马而行。而那匹骑来的汗淋淋的马,则由驿卒收养骑来。  

这种方式,颇有点像图书漂流站和城市公共自行车,至少如今的这些设施有过对驿站的借鉴。  横塘驿站虽说是古代驿站,却实在很难反映出当年驿站的真面目了,倒是驿站边那株柳树,多少有点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古代况味。

其实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寅之墓葬便葬于此,而在明清改朝换代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一代名妓陈圆圆,据传也为横塘人(吴伟业的《圆圆曲》日: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但现在横塘杂乱的民居、浑浊的江水、随处可见的牛皮癣,让人游兴尽失。古驿站已成为了镇上居民,各路来客供奉八方神仙的香火土庙。正所谓人去亭空,灰飞烟灭,也许古驿亭将慢慢被人遗忘......


上一节:唐寅墓:风流才子的哀悼

下一节:越城遗址:吴越争霸的历史遗存

返回首页>>>苏州自然人文景观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