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麻醉术怎么发明的

时间:2018-07-27编辑:梓岚

现代医生在做手术时,麻醉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麻醉可以使病人暂时失去知觉,减少手术带来的痛苦。我们可以想象在麻醉发现之前病人在做手术时所忍受的痛苦,每一例手术都伴随着病人撕心裂肺的痛苦呻吟,当时病人因无法忍受做手术时的剧痛而不幸身亡的惨剧时有发生。

那时俄国外科医生皮罗果夫做手术以快出名:平均半分钟可以切去乳房,三分钟可以锯断大腿。而英国医生罗伯特·李斯顿因其手术奇快被称为“李斯顿飞刀”。尽管他们做手术时以快出名,但是他们仍然不能减少病人的痛苦。为此,人们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发现一种短时间内止痛的药物。

古代的医生曾经对各种药物的止痛性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从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手术麻醉的记载。据说东汉末期,“外科鼻祖”华佗就曾发明了“麻沸散”对病人进行全身麻醉,这可以说是开医学麻醉术之先河,实在是壮举。

华佗的“麻沸散”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一代名医孙思邈和李时珍在他们的著作里都曾提到曼陀罗花,它的麻醉效果也可见一斑。另外赵学敏在其所著的《串雅内编》中特意介绍由草乌、川乌、天南星、蟾酥、番木鳖等组成的药方也会起到麻醉的效果。

西方医学也对止痛药做过研究。公元1世纪初,罗马人塞尔苏斯曾建议将莨菪当做镇静剂使用。公元9——15世纪,欧洲人则采用“催眠海绵”法进行手术。具体过程是:将包括鸦片、曼德拉草、莨菪和从芹叶钩吻中提炼的毒物——混合后浸入海绵之中,随后将海绵晾干。

患者需要麻醉剂时只要将浸湿的海绵放至其嘴上即可,病人使用这些混合药物后,会进入毫无知觉的状态。但是这种处方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很有可能会致病人于死地,因此它并不受到人们的欢迎。

19世纪以来,科学以及化学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麻醉的研究速度。1799年英国化学家戴维无意中发现氧化亚氮能起到一定的麻醉作用。他发现当自己吸入氧化亚氮后,炎症部位的疼痛程度会减轻。同时还会伴随着一种难得的欢乐、快慰的感觉。所以氧化亚氮又被称为“笑气”。但是他的发现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而临床上真正使用麻醉剂开始于1893年化学家斯考芬对笑气的麻醉作用的证实。

通过长时间的实验,人们发现除了氧化亚氮,乙醚和氯同样会起到麻醉的作用。最先发现乙醚会致人昏迷的科学家是法拉第;而真正使乙醚这种麻醉药获得人们认可则源于一个故事。

1844年,化学家杰克逊在与牙科医生莫尔顿的交谈中告诉莫尔顿在拔牙的过程中,乙醚可以起到减轻牙痛的效果。后来,一位患者要求莫尔顿为其拔牙。莫尔顿采纳了杰克逊的建议,在拔牙时将蘸有乙醚的手帕塞到患者的嘴中,随后奇迹发生了,患者竟然毫无痛苦,轻轻松松地拔掉了牙。这件事后,麻醉药便得到越来越多的医生的认可。后来乙醚的疗效被广泛应用在手术上面。

麻醉剂的发现结束了以前患者治病忍受剧痛的历史,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拯救了更多病人的生命,提高了人类生存的能力和生活的质量,通过造福人类身体本身,进而造福后世,改变了世界悲惨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