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裕陵这四大谜团至今未解开

时间:2017-02-28编辑:梓岚

裕陵清高宗乾隆的陵墓,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告竣,耗银170多万两。关于陵墓有很多传说,也有很多至今仍未解开的谜团。

一、女尸之谜

东陵盗案发生后,溥仪派载泽、耆龄等人进行善后处理。他们在清理裕陵地宫时,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女尸。参与清理重殓的清室遗臣在东陵期间所写的日记中,都曾提到此事。

据这些宗室遗臣判断,此具女尸就是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皇后,卒年49岁。裕陵地宫中的6位墓主人,有比她先死先人葬的,也有比她晚死晚人葬的;有比她年龄小的,也有比她岁数大的。同处一个地宫,为何唯独她的尸骨保持如此完好?

有人可能想:是不是她的尸体进行了特殊防腐处理?如果她的尸体进行了防腐处理,那么皇帝和孝贤皇后的尸体更应该做防腐处理。慧贤和哲敏两位皇贵妃也应该做防腐处理。再者说,清朝不刻意追求尸体的防腐。孝仪皇后死时是一名皇贵妃,不会专对她的尸体做防腐处理的。那究竟为什么153年尸体不腐,至今谁也解释不了。

二、棺椁漂起之谜

裕陵地宫里的每具棺椁的四角,各有一块重达数百斤的龙山石,将棺椁牢牢地固定在棺床上。龙山石下部伸出的四棱形榫,根部细,头部粗。榫插入石制棺床上的长方形眼中,向旁边相通的方眼一推,由于这个方眼口小下大,龙山石便被牢牢地固定在棺床上。龙山石上面凿有纵向和横向的通槽。椁的竖向边棱被卡在龙山石的纵向槽内,椁底部伸出的横向边棱被龙山石横向的槽卡压,这样棺椁既不能升起,又不能前后、左右移动。

1928年,孙殿英匪军在盗掘裕陵地宫时,曾顺利地打开了前三道石门。但第四道石门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打开,最后一道门怎么也打不开,用粗树干撞门也无济于事,便气急败坏地用炸药炸开了石门。进去后,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奇事,裕陵内葬有乾隆和孝贤纯皇后、哲敏皇贵妃等6人,其他五个棺椁都在石床上,唯独乾隆的“走”了下来,将石门死死地顶住,以致士兵无法将门打开。溥仪派善后大臣重殓裕陵遗骨时,将乾隆帝的内棺重新摆放在正面棺床上的正中之位,并将一帝一后三妃的遗骨殓人棺内。可是到了1975年,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开启地宫时,又是乾隆帝的内棺顶住了石门。

为什么两次都是乾隆帝的棺木顶住石门?地宫内的积水主要是从地面的石缝中渗出。平缓上升的水面,不会产生波浪水流,更不会有冲击的力量。所以地宫内积水不会将乾隆帝的棺椁冲下棺床。乾隆棺椁顶门,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三、石柱之谜

现在裕陵地宫的前三道石门,每道都用4根巨大的四棱形石柱支顶,共有石柱12根。人们一看便知,这些石柱并非原来就存在,而是后来增加的。如果原来就有石柱,巨大的棺椁是根本无法进入地宫的。

为什么要支顶这些石柱,它们又是什么时候支顶的?

前三道石门的上门槛及以上的枋子,带门簪皆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裂璺,其中第一道石门尤为严重。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后果会不堪设想。这12根石柱中,8根是1989年由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古建队支顶的。而第一道石门外侧的两根石柱,支顶日期至今不明。

1928年孙殿英匪军盗陵时,是不会支顶石柱的。应该不是溥仪派出的东陵善后大臣所为。因为他们在东陵善后期间,每一位都做了详细的记载,就连一些琐碎小事都有记录,但对支顶石柱之事却只字未提。1975年开启裕陵地宫时,这两根石柱就已存在,更不是清东陵文物保管所支顶。

这样看来,两根石柱只能是清朝遗物,而且只能是在乾隆人葬地宫后、隧道填堵前那几天支顶的。因为乾隆人葬前的嘉庆四年(1799年),在修筑裕陵地宫隧道内的斜坡地面时,曾计划筑打夯土,但负责工程的大臣绵课发现“头层石门之上横安石槛已见有裂缝斜纹两道”。为了避免震动,遂奏请皇帝,将筑打夯土改为用砖铺砌,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隧道砖铺地面。

石门上槛出现裂缝,嘉庆皇帝是不会置之不理的。可是,在乾隆帝人葬后,绵亿、弘谦、特清额、成林在向嘉庆皇帝奏报“敬修填砌裕陵元宫门隧道并成砌琉璃影壁等工”的奏折中,并未提及支顶石柱之事。这两根石柱到底是什么时候支顶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四、残破的龙山石

龙山石是位于棺椁四角的特制的固定棺椁的石构件。皇家设龙山石的目的就是固定棺椁,不让移动。这说明皇家当时就想到了人葬多少年后地宫有可能出现渗水,浸泡棺椁,所以设龙山石防止棺椁浮起。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孝贤皇后梓宫东南角的龙山石是残破的,龙山石上有一道斜着的裂缝,将龙山裂为两块,竟用三个铁锯子连在了一起,裂缝和锯处抹上了石灰和石粉做假,使人看不出来。孝贤皇后是在翰隆十七年(1752年)人葬地宫的,当时石匠,也可能是工,用这种方法蒙骗了皇帝。到裕陵开放时,每到雨季地宫里就有一人多深的积水,龙山石长年累月在水中浸泡着,这种水中又含有大量石灰,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抹饰的石灰和石粉脱落了,露出了石缝和铁锯子,才发现了这一作弊现象。

历史话外音: “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在封建帝王的心目中,山陵关系到帝运之盛衰,国祚之长短。因此,陵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为保护陵寝安全,建围墙,树界桩,开火道,悬禁牌,加之封建帝王故弄玄虚,堪舆家大肆渲染,皇家陵园被罩上了神秘的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