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9编辑:文二
西安城西北面的礼泉县,有一座突兀的山峰叫九山,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就在这座山上。李世民是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口口声声说要薄葬,难道是为了薄葬而将玄宫搬上了山?有人说因山为陵比堆土为陵更壮观,有人说葬在山中还可以防止盗掘。不管是什么原因,昭陵开辟了唐代帝王墓葬的一种新形式。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子,他为建立统一强大的唐王朝跃马征战,屡建战功。后来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用武力逼迫高祖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李世民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帝王,在他当政期间,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盛唐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贞观九年安葬唐高祖后,唐太宗身患重病,累年不愈,长孙皇后虽“素有气疾”,还亲自侍奉陪伴,这时两人时常讨论死后的归宿问题。时过不久,唐太宗恢复健康而长孙皇后却每况愈下,她一再向太宗请求:“妾生无益于人,不可以死害人,愿勿以丘垄劳费天下,但因山为坟,器用瓦木而已。”
唐太宗为了满足她的要求,同时派出两路人马专卜山陵。一路由李淳风带领,另一路由魏徵带领,他们分头出发,各行其是,彼此不得交换意见。两路人马在关中各山峰间转悠,分别选出最佳的地方,暗自留下记号,回到京城。当长孙无忌前去查验时,两路人马均带了他来到九山的山顶。长孙无忌吩咐取出各自留下的记号,发现魏徵插下的那根针恰恰插在李淳风埋下的那枚铜钱的方孔之中,于是九山成了长孙皇后的墓地。贞观十年六月,长孙皇后病逝,唐太宗下令加紧建陵。同年十一月,长孙皇后正式葬于昭陵。
也有人认为,选择九山作为陵址,与唐太宗个人爱好有关。唐王朝建国初期,李世民经常率军出征,他曾多次路过九山,唐的统一大业完成后,他又经常在九山一带畋猎,对这里的山川地貌不但熟悉,而且喜欢上了九山。所以,当长孙皇后死后,他就下诏营建昭陵。
昭陵是选取九山的峻峰凿山建陵,由此开创了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先例。一些人认为这是李世民为了节俭,想薄葬。因为历代王朝厚葬之风甚盛,唐初也不例外,秘书监虞世南列举因山起坟的故事,劝谏唐太宗葬仪“务以俭约”。《唐会要》记述虞世南的上书说:“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是无不掘之墓。变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乃烧取玉柙金镂,骸骨并尽,岂不重痛哉!”这些劝谏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文德皇后临死时,曾遗言太宗,请“因山而葬”,“俭薄送终”。
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因山为陵主要是为了利用山岳雄伟形势。贞观十年(636)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就开始营建昭陵,当时选取九山险峰造陵,从山下到山腰的墓室之门,要经由“悬绝百仞”的栈道上才能到达,造成之后拆去栈道,显得孤耸回绝,雄浑巍然,更显帝王气魄,并且可以防止盗掘。事实上,昭陵建筑并非俭约,而是十分奢华。整个陵园方圆几十公里,气势壮观雄伟,是以往帝王陵园所无法比拟的。
有人认为因山为陵的初衷主要是考虑死后的安全。中国古代人为了防盗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墓葬方式,以山为陵从春秋时就已出现,只不过在唐代是普遍采用罢了。昭陵的形式改成因山为陵,无非是由于陵中随葬品丰厚,为防止有朝一日暴尸野外而采取的一种办法。太宗为文德皇后撰写的墓碑上是这样说的:“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当时他极力宣扬薄葬,说薄葬可以使“奸盗息心,存没无累”,免得像汉朝诸陵一样被偷盗后尸骨无存,真实的目的一看就知道是为了防盗。
昭陵名称怎样来的?关于这个问题,文献上从未有过记载。有人根据古人死后给谥的原则进行分析,认为古代谥法中释“昭”字说:“圣文周达曰昭,明德有功曰昭。”他们认为唐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唐太宗是当时世界各国统治者中最富有生气和创见的政治家、军事家,没有人像他那样在各个方面树起辉煌和不朽的丰碑,所以唐太宗陵名是选择了一个歌功颂德喻意美好的字眼。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5公里的九山上,从贞观十年(636)开始营建,至贞观二十三年(649)李世民入葬方完成,历时13年,花费的人力、财力可想而知。
昭陵“因山为陵”,陵寝位于九山南面山腰,居于整座陵园北部最高处,陪葬墓多集于山陵之南的辽阔地带。九山是属于石灰岩质的石山,山势突兀,海拔1188米,南临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山诸峰遥相对峙。正南面和东西侧层峦起伏,沟壑纵横,愈加衬托出陵山主峰的孤耸回绝。加上泾水环绕其后,渭水映带其前,显得气势十分雄伟。
陵墓的营造工程浩大,布置精心,建筑辉煌。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兄弟参与了墓室的设计。《唐会要》说,昭陵“因九层峰,凿山南面,深七十五丈,为玄宫。缘山傍岩,架梁为栈道,悬绝百仞,绕山二百三十步,始达远宫门。顶上亦起游殿”。据文献记载,昭陵因山凿石为玄宫,从埏道至墓室深230米,前后安置了五道石门,规模宏大。
墓道用3000多块大石块砌成,每块石头有两吨重,石与石之间相互铆住。五代时军阀温韬进入昭陵玄宫,说玄宫里“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间是停放棺椁的寝宫,东西两厢排列着石床,床上放着许多石函,里面装着殉葬品。其中的一个铁匣中,“悉藏前世图书、锺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
昭陵地宫被盗的情况究竟何如,建国后政府曾进行过考查,但没有查到被盗的痕迹。看来昭陵玄宫还会留给人们一个不小的谜团,只有等到陵墓被发掘的那一天,才能最后见分晓。
整座陵园周长60公里,占地面积约200平方公里。陵寝四周城垣围绕,残存少量夯土地段。地面建筑分布在陵山的周围,北面有祭坛和玄武门,正南面有朱雀门和献殿,西南面有下宫。祭坛南高北低,南北长86.5米,东西宽53.5米,由5层台阶地组成,平面略呈梯形,墙基层台阶尚可辨认。
由南往北,在南边3个台阶上,有寝殿、阁楼、东西庑、大门等建筑,中间司马道直通寝殿。在第四、第五个台阶地面上,除第五个台地尚存门阙遗址外,其余可能原来是空旷的场地。献殿残存面积约40平方米,殿址上曾出土1件鸱尾,高1.5米,底长1米,重150公斤,由此可推测献殿之高大。
下宫遗址在陵西南,平面呈矩形,遗址面积东西宽237米,南北长334米,四周有墙基,墙基厚约3.5米。南墙和北墙中间有门址相对。垣墙内是一片平坦的夯层,厚3至5米,建筑物比较集中,均已不存。
在昭陵的玄武门外有一个梯形的祭坛,祭坛陈列着14个少数民族酋长的石像,祭坛的东西庑殿中陈列着世界闻名的浮雕石刻六骏。唐太宗生前平定突厥,与吐蕃和亲,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深得各族人民的拥护。太宗死时,突厥阿史那社尔请求殉葬,于是高宗派人打制了这14个栩栩如生的少数民族酋长的石像,立在昭陵前。这14尊雕像是唐太宗时期良好民族关系的写照,可惜它们在清代乾隆以后大多被毁了。
“昭陵六骏”是驰名中外的浮雕艺术品,它们是李世民当年统一全国南征北战驰骋战场所骑的六匹战马,李世民为了纪念它们,将其雕刻在石屏之上。相传六骏的图形出自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工匠们运用高超的技艺逼真地雕刻了这些形象。
石屏的角上题有太宗的赞美诗,是由欧阳询书写的。石刻六骏原列置在玄武门内东西两庑殿内,骏马姿态神情各异,线条简洁有力,手法浑厚。“飒露紫”和“拳毛”现存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骏保存在陕西省博物馆石刻艺术馆内。
唐代诗人杜甫曾经作诗描述了昭陵辉煌壮丽的景象,他的《重经昭陵》说:“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形象地概括了昭陵雄伟的构建形式。
现存昭陵博物馆的昭陵碑碣有40余通,墓志20余合。这批碑刻以楷书居多,也有隶书、篆书和行草。欧阳询所书温彦博碑,褚遂良所书房玄龄碑,王知敬所书李靖碑,尉迟敬德墓志盖的飞白书等,其书法艺术早已蜚声中外。然而这些本该展示初唐书法艺术高水平的碑刻,却被破坏得很厉害,刻字的地方被砸成一个个坑,几乎没有一块碑文是完整的,这是为什么呢?
一些学者指出,这种破坏主要来自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的一些书商。据说当时一些有钱的书商勾结地方官府,拓了碑文,一张拓片能卖到两千两银子。为了抬高拓片的价格,他们拓过之后,把石碑上关键的字,如年月日、人名、地名等砸成坑,让后来的人再也拓不出完整的碑文。后来的书商再拓碑文,拓过之后,进一步破坏碑文上的字。
这样,一批批的书商不断地拓碑文,碑文就遭到一次次的破坏,有的碑还被砸成几段,有的碑被砸倒在地,年长日久就被土埋没了。
唐陵陪葬墓以昭陵最多,现存167座。由于唐太宗开始营建昭陵时就定下了陪葬制度,允许大臣申请陪葬,而且这些大臣的子孙也可以随父、祖葬于昭陵。这样,以昭陵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陪葬墓群,向南辐射成扇面形状,列侍两侧。昭陵居高临下,陪葬墓左右分布,其中公主妃子的墓多数在山上。陪葬的有皇子、公主、名臣、名将、文人学士和兄弟民族将领,如魏徵、房玄龄、温彦博等。
昭陵的陪葬墓有4种类型。第一类是依山为墓,如魏徵墓和新城公主墓;第二类是覆斗形墓,如长乐公主和城阳公主墓等,墓前均存有石人、石羊、石虎、石望柱;第三类是圆锥形墓葬,此类陪葬墓所占比例最大,文武大臣们的陪葬墓大多是这种形制;第四类是像山形,如李靖墓和李墓等。李暮像征阴山、铁山、乌德山,同样在墓前有石人、石虎、石羊、石碑,这种特殊形状的墓葬封土,是对有特殊功勋重臣的特殊奖赏。
昭陵陪葬墓已清理发掘的有李、张士贵、郑仁泰、阿史那忠、尉迟敬德、越王李贞、临川公主、长乐公主等10多座。张士贵墓等出土的彩绘陶俑群色彩鲜艳,姿态各异。郑仁泰墓出土的载运丝绸的驼俑,栩栩如生。昭陵陪葬墓中的壁画着色绚丽,布局谨严,以表现贵族生活的人物画为主,技法以线条与着色并重,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