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历史上真的有香妃吗

时间:2017-07-28编辑:梓岚

自从听园居士萧雄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在他的《西域杂述诗》中刊出了这首题为《香娘娘庙》的诗以及一段关于“香娘娘”神奇身世的欲露又隐的记述之后, 关于“香妃”的种种传说就不陉而走。不仅许多野史笔记纷纷载录,而且1914年故宫古物陈列所还在紫禁城内武英殿西侧的浴德堂,向中外游人展出了据说是出自郞士宁手笔的“香妃戎装像”,像下并附有—篇绘声绘色的小传,大意云:香妃原是回部的一位王妃,姿色妙丽,生而体有异香,不须熏沐,因而国人皆称之为“香妃"。

乾隆帝知道了这件奇事,在兆惠率军西征时,就嘱咐他务必弄个明白。后来兆惠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果然将香妃带回京师。乾隆帝于是专门建了一座宝月楼给她居住,楼外毳幕韦鞲,都是一色的维吾尔式毡房,同时将仿土耳其式样建筑的浴德堂作为她的沐浴之所,希望供此种种以悦其心而稍解其恩乡之念。谁知香妃虽被殊眷,却心怀破国亡家之恨,常以白刃自随,不管乾隆帝如何百计劝诱,她始终不屈。

太后微闻其事,担心皇帝有所闪失,一次趁乾隆帝祭天住宿斋宫之际,把香妃召入慈宁宫赐死。这次在深宫中举办的关于帝后秘史的官方展览,将香妃的传说推上了信使的位置。此后,日人稻叶君山的《清朝全史》,萧一山的《清代通史》和美国出 版的《中国清代名人传略》等著名史箱中,都陈述了上面的故事,而且有的还发展得更为丰满和传神D《中国历史大辞典》、日本《东洋历史大辞典》以及I960年日本出版的《亚细亚历史事典》中都列有“香妃”的专条。京剧和话剧界还曾一而再、再而三地以浓墨重彩,将香妃面对乾隆帝的淫威宁死不屈的贞烈形象展现于舞台。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样一位传奇性的女子?根据《清史稿》和《滑皇室四谱》的记载,在乾隆帝的四十二位后妃中,确有一位、也只有一位来自西域回部,不过她的封号是“容妃”。 1937年,孟森先生著文论定了这位容妃就是香妃,同时也揭示了传说香妃事迹中的许多不实之处。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又进一步挖掘官私记载,特别是故宫档案的利用和1979年容妃墓的打幵,巳使香妃之谜大白于天下。

原来容妃(香妃)出生在新疆世世为回部长的和卓氏家族。“和卓”在波斯语中 就是伊斯兰教首领的意思。她是大、小和卓波罗尼都的远房妹妹。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霍集占和波罗尼都弟兄二人发动反清叛乱时,容妃之兄图尔都和其五 叔额色尹协助滑军平息了叛乱,立下卓异的功勋。后被召进京,容妃同往。

容妃在宫廷中度过了二十八个春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二月初四日她被 封为“和贵人”。这一年她二十七岁,乾隆帝五十岁。旧史说香妃进宫没几年既被太 后赐死,其实太后死于乾隆四十二年,比容妃早死十一年,而且容妃在乾隆二十七 年五月二十一日由贵人晋封为嫔,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初五日由嫔晋封为妃,都是出自太后的懿旨。

容妃一入宫就跨越了“常在”和“答应”两级阶梯而直接封为“贵人”,说明了她在乾隆帝心中地位的重要。做贵人时,她每年得到宫分赏银一百五十两,封嫔妃以后,每年宫分赏银是三百两。为了庆祝她的四十寿辰和五十寿辰,乾隆帝两次都赏了她大量珍玩宝物和重达四百五十两的银元宝。每年四季,她不断得到八方封疆大吏们进献的下鲜果品。她先后九次随侍乾隆帝前往风景秀丽的热河行宫避署, 并前往木兰围场,观赏围猎时那种奇趣无穷的景象。乾隆三十年,乾隆帝第四次南巡,容妃是随行的六位后妃之一,饱览了江南园林之美和湖山之胜。乾隆三十六年,她又随乾隆帝东巡,游历了东岳泰山,拜谒了曲阜孔庙。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拜谒满洲的龙兴之地——盛京,容妃已列为随行六位妃嫔的第二位。这次她参加了福陵、昭陵祭祀清朝缔造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隆重典礼,并在盛京故宫的凤凰楼和崇政殿,与皇帝一起接受了诸王大臣的叩拜。由于后妃中只有她是回族人, 因此无论在宫中还是出巡途中,她的瞎食都由皇帝指令专门安排,遵从回民习俗, 食用多为羊、鹿、鸡、鸭、乳品和各类素菜。

从乾隆四十九年庆祝了五十千秋之后,容妃就很少露面。乾隆五十二年的宫廷档案有她服用“平安丸”的记载。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五十五岁的容妃离开了人世。当年九月二十五日,她的灵柩被送往河北遵化昌瑞山南耱的清代帝后陵园中安葬。

容妃从数千里外的雪原来到繁华的京师,进入神秘的皇宫,登上嫔妃的宝座, 生前享尽何等荣华,死后安卧在崇隆的宝顶之下。然而二百年后当人们重新看到她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她的墓室长年浸泡在积水之中,亭放在金券宝床上的红漆棺槨,已被盗墓人用利刃砍了一个长1.75米、宽0.6米的大洞,棺中空空无物。

她的头骨滚落在棺木外的西侧,附近是她那条长85厘米的花白发辫。身骨已经融蚀,陪葬宝物大部荡然无存,惟有零星散落的珍珠、宝右。从棺头正中金漆手书的阿拉伯文《古兰经》“以真主的名义”来看,她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而且她的信仰在死后也和生前一样受到了尊重。其实,这不仅关系着她一个人的荣宠,同时也是清廷巩固对周边民族统治的整个民族政策的组成部分。

既然香妃(容妃)基确切无疑在清东陵,那么萧雄所歌咏的新疆喀什的“香娘娘庙”(香妃墓)必是出于误传,原来这座墓中葬的是一位男性——香妃的曾祖父 阿吉•楝罕默德•尤素福•和加。

和香妃墓一样令人迷惑的,还有香妃像。传世的香妃像有三幅,其中两幅是油 画,一为身穿欧式盔甲的半身像,即1914年古物陈列所展出的“香妃戎装像”,一为 身穿西式长裙的全身像,即“香妃洋装像' 另一幅是一旅行家摄于裕陵寄赠孟森 的据说是祭祀时所用的神像,即“香妃旗装像' 前两幅油画传为郎士宁所作,但画上并无郎士宁署款。

目前中外学者已基本否定这两幅为香妃画像,因为一则画中人面貌并无维吾尔族女性的特征,二则作品的风格也与郎士宁不同。第三幅画像上是一位身看红色满装的少妇,眼窝微陷,鼻梁隆起,圆脸庞,颧骨稍高,是回部女子带着柔媚娇怯的典型相貌。从笔法看,也很似出自郎士宁之手。容妃的头骨经有关部门复原,认为她是圆脸庞,高颧骨,前额稍突出,与肖像颇为吻合。另外,乾隆帝在香妃死后三年吟咏香妃生前所居的宝月楼,曾有“卅载画图朝夕似”之句,可见香妃确曾有过一幅画像,而且是被乾隆帝挂起经常观看以释怀念之情的。由此种种,现在基本可以确定这幅“香妃旗装像”就是香妃(容妃)的画像。


下一节:揭秘慈禧的身世之谜

返回首页>>>中国古代历史未解之谜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