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1编辑:梓岚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谁人不想在身后留得为世人所赞颂的美名。溢法就是古 代有身份的人死后,人们依照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褒贬,给予的一个称号。按照惯例,帝王之谥,由朝廷礼官议溢;为臣之谥,则是朝廷賜予。(逸周书•谥法解》曰: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 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意思就是说,谥号是根据一个人一生的事迹而评定的。 如果死去的帝王业绩颇丰,又多行善德,谥号就冠以武、昭、恭、敬、庄、烈等美称; 如果死去的帝王不行仁政就冠以驀、炀、昏等贬称;如果帝王年轻早逝,就冠以怀、哀、悼、闵等怜称。
这种对死者用溢号评定的方法是从何时开始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至 今仍然很有分歧。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
一、周公制谥。《逸周书-谥法解》说:“惟三月既生魄,周公旦、太师望相阑王 发,既賦宪受胪于牧之野,将葬,乃制谥' 即在牧野之战前,已经追溢姬昌为文王, 可没有制定谥法,成王元年的三月,为了筹备武王的葬礼,周公才正式制定了溢法《世本》也说,周公旦、太公望“制谥法'今学者吴静渊先生就非常赞同此说,认为溢法始于殷,而盛行于周。但后来有学者对此说提出了质疑。
二、西周中期。历史学家王国维先生,在考査西周通教铭文后发现,周穆王活 着时就有“穆王”之称,而非死后溢号。又进一步说,文、武、成、康、昭、穆都是古代 的美名,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皆非谥号'于是在<通教跋》中正式提出,谥 法起源于西周共(恭)王、懿王以后的观点。童书业<周代谥法>—文也认为“西周中 叶以后,谥法实兴,渐取生号之制而代之”。
三、战国时期。王国维先生的谥法新说,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郭沬若先生撰 写了《溢法之起濂》一文,认为王氏所持资料不够充分。他在王国维研究的基础上, 又列举了西周、春秋时的铜器铭文 《宗周钟》、《 进蒈鼎》、《匡自》、《齐侯钟》,认为邵王、共(恭)王、館王、齐灵公都是生称而非溢号。因此,溢法“直当在春秋之中叶以后也”。 后又举出(左传•襄公十三年》楚共(恭)王谋溢“请为灵若厉”的记述,力辩 此段记载“乃出于沩托”广灵”“厉”均是恶谥,楚共王生前自己请求得恶“谥断无此理' 郭老最后推断说;“谥法之兴当在战国时代,其时学者惯軎托古作伪,《逸周书》即一伪托之结晶,《溢法解》其结晶之一分子也”。
四、始于黄帝。其依据是班固(白虎通义-谥》中,把尧、舜、成汤都视为谥号,并说黄帝始制法度,得道之中,万世不易,后世虽盛,不能制作。”认为溢法的创始人是黄帝。
上述关于谥法起始时间的四种观点,各持己说且均有证可考,究竟溢法起始何时,笔者深信此谜定能被后人所解。
下一节:揭秘元宵灯会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