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2编辑:梓岚
“前七子”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 的并称。他们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当时形成了一股严重的拟古风气。
“后七子”是明代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 的并称。他们继承“前七子”的拟古主张,声势更加浩大。
前后七子所形成的思潮是文学史上影响很大的复古主义思潮。由于明初的一帮朝廷重臣专写歌颂皇帝与粉饰太平的台阁体诗文,以至使文学形式流于呆重、萎靡。前后七子的活动正是反对这神不良文风而发动的一次声势浩大的复占运动。
"前七子”的领袖人物便是当时政坛上势逾猛虎的李梦阳。他所提出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成了前后七子的思想纲领。何景明也是其中的中坚,是个正直的文人,曾经因上书吏部尚书仵进指控刘瑾而被罢官。康海是著名的戏剧家,他的《中山狼》一剧影响很大。王廷相是历史上杰出的学者。
嘉靖、万历年间,“后七子”崛起,他们的初期代:表应是谢榛,后被李攀龙所排斥,由李攀龙主领风骚。李攀龙死后,王世贞独主文坛二十年。王世负即历代传说著《金瓶梅》者,身居高官,才华横溢。一时间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都纷纷投到他的门下。只要他片言只语,就会使一人声价骤起。因此,他领导的“后七子” 运动声势更大。
前后七子的主要观点,即向古人学习文章和诗歌。他们认为自秦汉以后便没有真正好的文章,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宋代,自儒学复兴之后,古文完全被废弃了 。同时,诗歌也类似,中唐以后便已走下坡路,到宋代就不再有好诗了。于是,他们便劝人们不要读秦汉以后的文和中唐以后的诗。他们自己也身体力行,摹仿古人进行写作。李攀龙甚至有时改动古人作品中的儿个字,就算是自己的创作了,因此而遭到后人的非议。
后来兴起的公安派和唐宋派就是反前后七子的。袁宏道说他们“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王慎中、唐师之的活动主要在李梦阳、何景明去世、后七子尚未兴起的间歌中,他们是反对前七子的; 而归有光和茅坤的活动正处后七子的妯盛期,他们反对的是后七子。当然,在七子派内部也不是意见完全一致的,李梦阳与何景明在对待怎样拟古这一问题上有意见分歧,并展开了激烈的论争。
相比较而言,何景明、王世贞要比李梦阳、李攀龙更灵活一些,他们认为学古人不要照样画钥芦;应有所创新。前后七子对后来兴起的 “复社”影响较大,也受到清初学者顾炎武、吴伟业等人的较高评价。当然黄宗义、 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也对这种形式主义的不良文风进行了批判。
下一节:《金瓶梅》的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