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23编辑:梓岚
中国丹霞是中国境内由陆相红色砂砾岩在内生力量(包括隆起)和外来力量(包括风化和侵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的总称。
这一遗产包括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的6处遗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壮观的红色悬崖以及一系列侵蚀地貌,包括雄伟的天然岩柱、岩塔、沟壑、峡谷和瀑布等。这里跌宕起伏的地貌,对保护包括约400种稀有或受威胁物种在内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许多动植物物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丹霞地貌是地壳演化到一定历史阶段而出现的特殊地貌类型,具有重要的地球科学意义。丹霞地貌区孕育了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是大量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栖息生长地。中国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具有分布广泛、发育典型、类型齐全、景观奇特的地质地貌现象,其地层、构造、外动力和地貌发育均具有全球推广和对比研究之意义。
中国丹霞由中国东南部亚热带湿润区6个不同发育阶段的低海拔峰林-峰丛丹霞的完整系列组成,分布在自西部的贵州省绵延1700公里直至东部浙江省的一片月牙形亚热带地区,集地质多样性、地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珍奇性于一体,涵盖了中国南方从中生代以来重要的地质、环境以及生物演化信息和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充分反映了中国南方大陆地壳的演化历程。
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含龟峰)和浙江江郎山这6个地貌区,分别代表了丹霞地貌的青年早期、青年期、壮年早期、壮年期、老年早期和老年期,构成了一个丹霞地貌的完整演化系列,具有全球意义的突出的普遍价值。
崀山丹霞
崀山丹霞在湖南省新宁县内,是中国丹霞地貌中丰度和品位最具代表性和最优美的景区,号称“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馆”。
崀山以圆顶密集式丹霞峰丛─峰林为特点,如万笋插天,若万马奔腾。巷谷、线谷和天生桥规模宏大,丹霞喀斯特独特。植被“生态孤岛效应”和生境狭窄特有现象突出,是丹霞植物群落演替系列最完整的地区和动植物协同进化的代表地。崀山丹霞景观具有罕见的自然美和原始属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中国丹霞壮年早期的典型代表。
丹霞山位于湘、粤、赣交界处的广东省仁化县,是世界上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丹霞山发育在南岭褶皱带中央的构造盆地中,具有单体类型的多样性和地貌景观的珍奇性,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以及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的模式地,是发育到壮年中晚期簇群式峰林型丹霞的代表。在6个丹霞地貌中,丹霞山的热带物种成分最多,沟谷雨林特征最为突出,是丹霞生物谱系、丹霞“孤岛效应”和“热岛效应”研究的模式区域,是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和科普教育与教学实习基地。
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约20余公里处,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的祖庭。早白垩世火山活动、晚白垩世膏盐沉积和风沙堆积以及恐龙灾变等重大地质事件,记录了龙虎山、龟峰所在的信江盆地白垩纪的重要地质演化。突出的侵蚀残余峰丛、峰林、孤峰、残丘组合特征,表明这里属于壮年晚期、老年早期疏散峰林宽谷型丹霞的代表。区内保留了难得的低海拔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重要的珍稀濒危物种重要的栖息地。此外,在悬崖上的洞窟中还存有众多的古代悬棺。
泰宁丹霞
泰宁丹霞位于福建省泰宁县境内,作为青年时期丹霞景观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东南诸省中丹霞地貌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
泰宁丹霞记录了白垩纪以来华南板块东部大陆边缘活动带的演化历史。丹霞地貌区保存了清晰的古剥夷面,被密集的网状峡谷和巷谷分割为破碎的山原面。独特的崖壁洞穴群、密集的深切峡谷曲流和原始的沟谷生态构成罕见的自然特征,成为青年期低海拔山原峡谷型丹霞的代表。峡谷急流与密集峰丛紧密结合,保持了生态环境的原生性、生物和生态的多样性。
江郎山
江郎山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城南25公里的江郎乡。江郎山三巨石拔地而起,高360余米,形似刀砍斧劈的石笋天柱,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
江郎山是一个活化的老年期─高基座蚀余孤峰型丹霞,位于一个深断裂上的构造盆地中。抗侵蚀性不同的岩石受到差异性侵蚀形成了地貌上突出的孤峰,地形底部大部分是古代剥夷面。除了孤峰以外,地貌特征还包括狭窄的巷谷、几近垂直的巨大石墙。这里主要是丹霞地貌发展的中老年期。
赤水丹霞
赤水丹霞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境内,是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地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结合部,是中国最大的丹霞分布区。赤水丹霞发育并保存了国内连片面积最大、类型众多和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以及最为壮观的阶梯式瀑布群,保持了最为完整、最具代表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其特殊的地理及气候条件使得区内仍保留有株种类型丰富的孑遗植物,另外还保留有峡谷地貌、风景河段、古生物活动遗迹、古崩塌堆积体、小型构造等地质遗迹类型,种类多样,景色优美。
推荐文章:中国历史和自然遗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