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古代科举制度中三元及第到底是什么意思?

时间:2017-04-06编辑:历史狂流

自从有了科举考试这个制度之后,取得乡试第一的人称为“解元”,取得乡试合格的资格之后,才能参加会合天下英才的会考,在此次考试中拔得头筹者,称为“会元”。会考合格,才能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被天子亲自点中的头名,才能称为“状元”。解元、会元、状元集于一身,称为三元及第,或者称之为——帽子戏法!

两宋三百多年间,连中三元者共计五人。第一个连中三元的才子名叫孙何,是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的状元;他的弟弟孙仅略逊一筹,时隔六年之后成为真宗咸平元年的会元、状元。兄弟两个“连冠贡籍,时人荣之”,大宋人民亲切的称孙何孙仅为——大宋学霸!

(注:998年的殿试,因真宗皇帝正在谅闇(服丧)期间,所以没有举行殿试。因此“会元”孙仅,根本没有参加殿试,直接成为了当年的状元郎)

孙何是个急性子,担任两浙转运使之后执法苛峻,州县小吏苦不堪言,于是琢磨出一个损招:孙何是个近视眼,作官之后,仍保留了喜欢古雅文字的习惯。这些小吏故意找了一些字迹模糊不清的古碑帖拓本钉在办公室中。孙何见了这些模糊不清的古字,研究起来废寝忘食,自然没有时间处理公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