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二十四节气大全资料

时间:2017-12-21编辑:梓岚

二十四节气制定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

二十四节气历史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二十四节气:立春

春季开始。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农谚说:“立春一日,水暖三分。”“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二十四节气:雨水

阳历二月十九前后开始,这时候大部分地区严寒已将过去,雨量逐渐增加。农谚有:“雨水节,接柑橘”、“雨水有雨压病好,大春小春一片宝。”

二十四节气:惊蛰 

这个季节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所以叫惊蛰。

二十四节气:春分 

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农谚有:“春分甲子雨绵绵,夏至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二十四节气:清明

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万物开始生长,农家开始春耕春种。农谚有:“清明竹笋出,谷雨笋出齐。”“光清明,暗谷雨。”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二十四节气:谷雨

谷雨,就是“雨生百谷”。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二十四节气:立夏

夏季开始。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农谚有:“立夏日晴,蓑衣斗笠随身行。”“立夏不干,干死鱼虾。”

二十四节气: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逐渐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农谚有:“四月初八晴,油菜麦子长两层;四月初八落(指落雨,即下雨),油菜麦子光壳壳。”

二十四节气:芒种 

麦类等有芒作物播种。又称“忙种”因为此时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播种正忙,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作物就不好成熟了。

二十四节气:夏至 

夏天到。此时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天地万物此时生长最旺盛。农谚有:“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夏至风西南,路上水成潭。”“夏至见晴天,有雨在秋边。”“夏至雾茫茫,洪水漫山岗。”

二十四节气:小暑 

正当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农谚有:“小暑南风十八朝,吹得南山竹叶焦。”“小暑头上一声雷,四十五天野黄梅。”

二十四节气:大暑 

为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雨水多。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二十四节气:立秋 

秋季开始。气温逐渐下降,植物快要成熟。农谚有:“立秋天渐凉,处暑谷渐黄。”“雷打立秋,干死泥鳅。”

二十四节气:处暑 

“处”是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一年炎热即将过去。但是,江南一带仍炎热不减,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二十四节气:白露 

因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气往往凝成露水。农谚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雾迷迷,秋分稻出齐。”“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

二十四节气:秋分 

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农谚说:“白露看花,秋分看稻。”“白露过去是秋分,忙过秋收忙秋耕。” 

二十四节气:寒露 

白露后,天气转凉,露水日多,气温更低了,所以寒是露之气。   

二十四节气:霜降 

开始降霜,天气已冷。成霜的早晨较冷,农作物易受冻害。农谚说:“寒露不出终不出,霜降不黄终不黄。”

二十四节气:立冬 

冬季开始。一年的田间操作减少,农作物收割之后即将收藏。又是冬耕、积肥的的好时机。

二十四节气:小雪 

阳历十一月二十二日前后开始。气象论:“小雪现晴天,有雨到年边。”忙于冬耕、冬季造林。

二十四节气:大雪 

阳历十二月七日前后开始。古籍载:“小雪之后,雪降得更加厉害,故名大雪。”农谚:“大雪冬至雪长飞,办好副业多积肥。”

二十四节气:冬至

进入“数九”寒天。这一天白天短,夜间长。冬至以后,白天渐长。农谚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二十四节气:小寒 

气候已比较寒冷,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农谚说:“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二十四节气:大寒 

阳历一月二十日前后开始。“大寒”意为寒气逆极。这是一年中最寒冷时期。 

以上就是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全部介绍了。

※你想看的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资料大全都在这里咯,点击链接分类阅读详细内容

中国历史网完整历史资料百科人物故事事件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