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7编辑:梓岚
环秀山庄地理位置
环秀山庄又称“颐园”,位于苏州城中景德路。此地最早的建筑为晋代的景德寺,后来五代时期吴越王钱镠之子钱元璙在此地建造了园林,取名为“金谷园”。
历史上的环秀山庄
到了宋代,此地为文学家朱长文的药圃。在明代的时候,此地先后改为了学道书院和督粮道署,后来又成为大学士申时行的住宅。
到了清代,刑部员外郎蒋楫购得此地,取名为“环秀山庄”。他在园中建造了“求自楼”,用来收藏经书典集,并于楼后叠石建造了一座假山,还建造了房屋和凉亭。
从北门进入环秀山庄,门内就是一个庭院。院子3面都是围廊,居中的空间之中是两棵大树,东为玉兰,西为桂花。对应一个非常吉利的口彩,既金玉满堂。此进落底是一座抬梁结构的厅堂,名叫有谷堂,堂内按照清代常规布设家具。
环秀别致优雅的建筑特色
从堂边的回廊走出,便是四面厅。此厅堂是山庄内独体建筑中最大的一座,为卷棚歇山顶的建筑。堂内悬匾一块,是后来红学大师俞平伯手书的“环秀山庄”4个字。
四面厅不像很多其他园林之内的建筑有太多的装饰,也不像浙江等地的厅堂建筑那样拥有很多雕刻,这座四面厅非常朴实和雅致。
环秀山庄虽是清代落成,但四面厅和有谷堂在建筑的装饰和承袭的风格上,却是沿袭了明代追求纯朴、淡雅的思路。
沿着四面厅西面走,是一组后来复建的建筑边楼。这是一组由不同的单体建筑合成的,从整体看是一组以两层楼的格局为基础的建筑,但是其间又结合进了楼、阁、廊、轩等建筑形式,其中还有云墙、漏窗和花窗等作为辅衬。粉墙黛瓦、青砖朱漆,没有一点堆砌造作,极为舒适自然。
由边楼的南端进入,是一个两层的小阁。阁的底层内有一副写出了整个环秀山庄的美妙对联道:
园林占幽胜看寒泉飞雪高阁涵云;
风景自清嘉有画舫補秋奇峰环秀。
在边楼走廊的墙体上有一排漏窗,每一个漏窗都有自己不同的花饰和造型,非常具有韵味。而且在廊墙体上还镶嵌有名家法帖。
在我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在苏州造院子,风雅两字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人们一般都会选取名人的书帖、小品画、扇面等,再雕于砖上嵌在墙内。在环秀山庄的这个廊子里,便出现了十分珍贵的明代文徵明的行书《赤壁赋》。
园子的北底就是補秋舫,这类似旱船的建筑是园中比较出色的地方,属于书斋,其花窗是园中诸建筑中最为精美的。
另外,蒋楫还在环秀山庄内有一口清泉,水质优美,蒋楫以苏东坡试院煎茶诗中“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的意思,题名为“飞雪泉”。泉水流溢汇聚成为一个池塘,在临池的石壁上刻上了“飞雪”两个字。
环秀山庄的飞雪泉,曾因年久淤塞不再涌出清泉,但疏通后,源流不绝,有瀑布之观。于是,后人巧妙地用其地作为大假山山涧的源头,山涧中有险巧步石。
每逢大雨过后,瀑布奔流而下,进入池中和主山山腹。石壁占地很少,却洞壑涧崖毕备,构筑自成一体,与主山一主一从,一正一副,极富神韵,壁间有蹬道和边楼相通。
从楼上循山岩而下,可直抵水边,路径极其险峻,妙的是在岩壁合适的位置上都设有扶手石,安排得恰到好处,自然而又不留痕迹,山道尽头临水石矶随水波隐现,富有自然意趣。
环秀山庄著名的假山
环秀山庄,后来相继成为尚书毕沅宅和大学士孙士毅的私宅。
到了1807年,大学士孙士毅的后人孙均感觉自己的花园缺少一座像样的假山。于是想到了被称为“奇石胸中百万堆,时时出手见心裁”的叠山圣手戈裕良。
环秀山庄占地面积不大,并且当时园子已经成型了,无法放开手脚去规划,是一个非常难以借景叠山的院子。
但戈裕良运用“大斧劈法”规划整个假山,简练遒劲,结构严谨,在不到700平方米的园林当中,逼真地模拟了自然山水,尽得造化之妙。从此环秀山庄便以假山名扬天下了。
环秀山庄湖石假山位置偏向园的东边,其尾部伸向东北方向。整个假山占地仅300多平方米,占全园之三分之一,其中峭壁、峰峦、洞壑、涧谷、平台和磴道等山中之物,应有尽有,极富变化。
并且,戈裕良对全山处理非常细致,贴近自然,一石一缝都交代妥帖,可远观亦可近赏,有“别开生面、独步江南”之誉。
在环秀山庄的西面是贯通南北的廊子。廊子一侧靠墙,一侧面向假山敞开着,略有凹凸收放。廊上建造的阁楼高低错落,颇有韵味。在廊子的南面有一座半亭,和四面厅成对景。
全园空间紧凑,布局巧妙,全园布局是池东为主山,使人有在一畴平川之内,忽地一峰突起,耸峙于原野之上的感觉。
山虽不高,却如巨石磅礴,很有气派。正面的山形颇似苏州西郊的狮子山。主峰突起于前,次山相衬在后,雄奇峻峭,相互呼应。#p#分页标题#e#
一山二峰,巍然矗立,其形给人有悬崖峭壁之感。主山以东北方的平冈短阜作起势,呈连绵不断之状,使主山不仅有高耸感,又有奔腾跃动之势。
前后山之间形成宽约1.5米、高约6米的涧谷。山虽有分隔,而气势仍趋一致,由东向西。山后的尾部似延伸不尽,被墙所截。据认为,这是清代“处大山之麓,截溪断谷”的叠山手法。
在主次峰之间种植的花草树木,使整个园林倍感幽深自然。构置于西南部的主山峰,有几个低峰衬托,左右峡谷架以石梁。人们站在石梁上,仰则青天一线,俯则清流几曲,看到的真是一座活泼生动的艺术园林啊。
至西南角,假山形成崖峦,动势延续地向外斜出,面临水池,池水盘曲如带。水上架有曲桥飞梁,用来交通。山脚与池水相接,岸脚上实下虚,宛如天然水窟,又似一个个泉水之源头,与雄健的山石相对照,生动自然。
北面是补秋舫。补秋舫前临山池,后依小院,附近浓荫蔽日,峰石嵯峨。这里的山体以大块竖石为骨架,叠成垂直状石壁,收顶峰端,形成平地拔起的秀峰,峰姿倾劈有直插江边之势,好似画中的斧劈法。
主山的前山与后山间有两条幽谷,一是从西北流向东南的山涧,一是东西方向的山谷。涧谷汇合于山之中央,成丁字形,把主山分割成三部分,外观峰壑林立,内部洞穴空灵。
在山涧之上,用平板石梁连接,前后左右互相衬托,有主、有宾、有深度。更由于山是实的,谷是虚的,所以又形成虚实对比。
山上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春开牡丹,夏有紫薇,秋有菊,冬有柏,使山石景观生机盎然。
假山后面有小亭,依山临水,旁侧有小崖石潭,借“素湍绿潭,四清倒影”之意,故取名“半潭秋水一房山”。
小亭周围林木清荫,苍枝虬干,饶有野趣。出亭北,沿着石级向下,山溪低流,峰石参差,犹如置身山林之中。
戈裕良所叠的假山,继承了清代著名山水画家石涛的“笔意”,既有远山之姿,又有层次分明的山势肌理,被无数园林大家视为珍品。
据说,当时戈裕良为了环秀山庄的假山,还费了不少工夫呢。自从戈裕良接到蒋楫的邀请为环秀山庄叠山之后便整日愁眉不展。
一日,戈裕良的一个朋友问何故,戈裕良便将为环秀山庄叠山的事告诉了他,朋友听后,对戈裕良说:“你不如到大石山转一转!”
于是,戈裕良来到了大石山,结果戈裕良一来就不想走了,他在山中一连盘桓了半月,画了厚厚一叠草图,才满怀信心地回到城里。
不久,环秀山庄的假山就叠成了,峥嵘峻峭,形态逼真,真是“山形面面看,景色步步移”,名冠江南,被誉为“苏州三绝”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是戈裕良把大石山搬来并浓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