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4-20编辑:梓岚
中国古代的纪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王公即位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星岁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接下来小编分别来给大家讲述。
王公即位纪年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纪年法
如周宣王元年(前827年)、周平王元年(前770年)、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等,皆以元、二、三、四的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新君即位后,又从新君的元年记起。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是西周共和行政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所谓“共和行政”,是指“国人暴动”后,周厉王被赶走,周王朝由周公和召公共同联合执政(也有人认为是共伯和执政),时间共14年,直到周宣王即位止。
年号纪年法
所谓年号,是封建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定的一种名号。汉武帝以前,帝王均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称建元元年(前140年)这是中国帝王有年号之始。年号也是以一二三的序数递记。但有的帝王年号非止一个,那么更换年号后又要重新纪元。
如汉武帝就先后用过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等11种年号。中国历史上的年号自汉武帝建元元年始,至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止,共使用了两千多年。早期的帝王一般都有几种年号,常常“改元”,到了明、清,一个皇帝一般便只有一种年号了。
如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清圣祖玄烨年号康熙。年号一般由两字组成,但也有用四字的。如唐武则天称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等,宋赵匡义(太宗)称太平兴国,宋赵恒(真宗)称大中祥符等。
星岁纪年法
这是战国时期的纪年法。战国时期,周室衰微,列国相争,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不能在列国通行,故实行星岁纪年。“星”即岁星,“岁”即太岁。以下分别对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加以叙述:
岁星纪年法
岁星即七曜中的木星,约12年绕天一周。古人将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12等分,谓之十二次,并认为木星自西向东每年行经一个星次,遂据以纪年。如某年岁星运行到十二次中的星纪范围内,便称这一年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便称该年为“岁在玄枵”。依次类推,12年周而复始。如《左传·襄公三十年》言“岁在降娄”、“岁在訾娵”以及《国语·晋语四》言“君之行也,岁在大火”,用的便是岁星纪年。但实际上岁星绕天一周的时间并非是12年整,而是11.8622年,故其每年移动的范围要稍大于一个星次,这样,积至86年便会多走过一个星次,古人谓之“超辰”。
太岁纪年法
古人除有十二次的概念外,还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十二辰也是将黄道附近的一周天划分为12等分,但方向却与十二次相反,即由东向西,并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这种自东向西的方向即太阳、月亮升落的方向,亦即顺时针的方向,古人对此已很习惯。但岁星运行的方向却是自西向东,与人们所习惯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很不方便。于是古代的天文学家们便设想出一个假的岁星,称之为太岁(《汉书·天文志》),或日岁阴(《史记·天官书》)、太阴(《淮南子·天文训》),让它与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便与十二辰的方向顺序一致了,并以此来纪年。这种方法就叫太岁纪年。可见,“太岁”实际上是没有的东西。
太岁纪年法出现后,很快便代替了岁星纪年。如《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一般都认为摄提乃太岁年名摄提格之省称,而摄提格即“太岁在寅”之年。再联系到“孟陬”(夏历建寅之月)与“庚寅”(干支纪日),人们便认定屈原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再如《吕氏春秋·序意》维秦八年,岁在涒滩。所谓“涒滩”,也即是“太岁在申”之年。
但岁星纪年也好,太岁纪年也好,它们所依据的主要是木星运行的周期。由于木星在实际上并不是每年走一个星次,人们对“超辰”也缺乏一种确切的规定,所以此种纪年法并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后来便废而改用干支纪年即六十甲子纪年了。
干支纪年法
一般认为干支纪年法始于东汉。东汉以前,干支主要用于记日。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始由朝廷颁布命令,用以在全国进行纪年。从此以后,六十甲子纪年周而复始,至今未曾中断(六十甲子表见前)。但需要指出的是,干支纪年法里的子、丑、寅、卯等,已变成一种抽象的次序符号,与前述太岁所在及岁星所在并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六十甲子中的子年或午年,木星运行的位置并非就在正北或正南。还要指出的是,一般历史年表所记的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都是后人逆推上去的,当时并没有这样纪年。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的各种纪年法了。小伙伴们长知识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