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27编辑:梓岚
“乌纱帽”也叫纱帽,其前身是古代男子裹头发用的幞头。东晋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叫“乌纱帽”。南朝刘宋时,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的帽子,也叫“乌纱帽”,当时无论官民、贫富,均可佩戴这种帽子。
隋朝时“乌纱帽”真正成为等级制度的标志。史料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有四种,乌纱帽上的玉饰也按官职大小而定:一品官乌纱帽上面的玉饰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不准装饰玉块。
宋朝对乌纱帽的形状加以改变。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大臣在朝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在乌纱帽两边各加一个一尺有余的翅,并装饰不同的花纹以示官阶。
明朝以后,乌纱帽正式成为做官的代称。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三年定,凡上朝视事,以乌纱帽,圆领衫,束带为公服。”从此,乌纱帽变成了当官的“专利”品。官阶越大,纱帽的双翅越窄,反之则越宽。
清初顺治帝入关时,为笼络人心,收服明朝降臣,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明朝朝服,戴明朝乌纱帽。等到清室统治巩固,才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变为红缨帽。但人们仍沿用“乌纱帽”一词,久而久之,“乌纱帽”便成为官职俸禄的象征了。
上一篇:未婚少女被称为黄花闺女是为什么
下一篇:太后为什么自称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