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9编辑:文二
六、总角
古代儿童在七八岁之前头发是不加梳理的,从八九岁开始就要梳理了,怎么样梳理呢?首先,我们明确一个字的含义,这个字就是“髦”(máo),它的意思是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发。
从八九岁以后,儿童的头发开始梳理了,办法就是将垂在前额的短发扎起来,《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髧彼两髦 ”, 髧(dàn),使其下垂的意思,髧彼两髦的意思是从八九岁开始,父母就要将孩子垂到前额两边的短发扎起来,并下垂,这就是对儿童总角的文学描述,对此,古人是这样注释的,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说“总角,聚两髦也。”
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说:“总角聚两髦,言总聚其髦以为两角也。”在古代,总角代指的年龄是八九岁到十三四岁,不分男女都这样代指。
七、及笄、束发
在古代,男女到了十五岁,就是成人了,到了十五岁,就要举行一定的仪式表示祝贺与纪念,女孩的成人之仪式叫“及笄”,笄,就是簪子,及笄就是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标志着这个女孩已经成人了。
同样,男孩到了十五岁,也要举行成人仪式,办法就是将头发用一根带子束起,表示已经成人。
及笄与束发,都是到了十五岁的意思,但是男女有别了,及笄,只能用于女孩,束发只能用于男孩。
八、黄口
指的是十岁以下的儿童,这里是将小孩比喻成小鸟了,小鸟们的口都是黄颜色的,黄口之鸟,就是小鸟。
九、豆蔻
豆蔻,是一种植物名称,豆蔻花未大开时就显的非常丰满,故俗称为“含胎花”,因此也就成为少女的象征。
用豆蔻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赠别诗二首之一》,诗中这样说: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十、破瓜
破瓜,这个词语多用于女子十六岁的年龄,原因是将“瓜”字分成两半,很像“八八”,古代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大多用语女子年龄的代称。
以上就是古人代指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和少年 的称谓,当然这仅是常见的一些词语,除了这些,还有许多,这里不能逐一列出,有兴趣者可以在平时留意搜集整理。
需要提及的是,古人用于代指年龄的许多词语,许多将目光投向头发,这不是没有原因的,第一,头发是一个人最引人注目的身体部分之一,头发能体现一个人的独特美;第二,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意思是头发是父母给予的,珍惜自己的头发,就是对父母的感恩。
基于这两点,古人特别重视头发,举行成人之礼,都是在头发上面着手的。比如,古人用黄发白首泛指儿童和老年人,用鹤发形容高寿老人雪白的头发,用“艾”代指五十岁以上的人,因为艾草是花白的,人到了五十岁以后,头发大都花白了。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古代对儿童的称呼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历史文化知识请关注历史文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