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编辑:文二
十、二郎庙
位于平遥古城北大街79号,是中国现存唯一专门供奉二郎神的庙宇,北临北门脚下,南距票号日升昌200米。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远溯5000多年前的“始祖”黄帝,发端于2500多年前“道祖”老子的《道德经》,平遥古城二郞庙创建于清代,是由3000多平方米、11座建筑群组成的气势弘大、结构严谨的庙宇。
整座庙宇坐西朝东,共三进院落,由正殿、玉皇殿、列宿殿、元辰殿、东岳殿等十余座殿堂组成,在我国祠庙建筑中堪称珍品。
十一、白云寺
位于平遥县城南19千米梁家滩村西宝峰山南麓,全称“白云禅院”,曾名“西域寺”。全寺依山势南向构建,层次叠上,别具一格。共计四进,衢道能上下,回廊可周旋。
据现存明嘉靖二十年(1541)十一月碑碣推断,白云寺初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时有绅士侯伯威,汾州平遥县南良庄人,在当地口碑颇佳,“头畜旺盛,地产积粟俱有千万”。
侯伯威在本庄南西峪有承粮山庄一处,为求神灵庇佑,侯独资在此建一“白云庵”,后又扩建为白云寺,并将该处庄田赠为寺产僧业,以供自养。
十二、清凉寺
在平遥县卜宜乡永城村北,因文殊菩萨设道场于清凉宝山(五台山)而得名。据清光绪八年(1882)《平遥县志》载,清凉寺初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后在明成化十一年(1475)、嘉靖十六年(1537)、隆庆五年(1571)重修或葺新,清雍正十三年(1735)又重妆佛像。
清凉寺山门为砖拱窑洞五间,再往两旁为钟鼓楼残址,山门顶上原有关公阁,“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穿过中殿即达清凉寺正院,正殿称“七佛殿”,东西殿是观音殿和地藏殿,早年供有“十八罗汉朝观音”和“十殿阎王拜地藏”,由此可推知中殿原为“四大天王拜弥勒”,显然是明清代佛教祀奉格局。
十三、慈相寺
位于平遥城东8千米的冀郭村,初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圣俱寺”,后因该寺一直由佛教慈恩宗僧人住持,故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朝廷赐额,改名“慈相寺”。
慈恩宗是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源于古印度佛教的瑜珈宗,其创始人是唐代高僧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回国后住长安大慈恩寺八年,潜心翻译研究佛经,对佛教哲学和修行观有了新的独到见解,创立佛教宗派,后人以其所居而称为“慈恩宗”。唐高宗永徽四年(653),日本僧人道昭来华,从师玄奘受教,使慈恩宗传入日本。
十四、金庄文庙
位于平遥县城东十里之金庄村,规模虽小,然规制齐全。始建于元代,只有中轴线建筑,现除棂星门被毁外,大成殿、东西庑、明伦堂、泮池、状元桥等,都基本完好。小小乡村,也自建文庙,历史上在全国也较少见,堪称平遥历史文化的特色之一。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平遥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请关注历史文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