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编辑:相形
天花乱坠
天花乱坠是用来形容人说话巧妙动听,但虚妄、空洞、不着边际。
释义: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出处:《心地观经·序品偈》: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乱坠遍虚空。
天花乱坠的典故
到两晋南北朝时,佛教开始在中原盛行。南朝的梁武帝萧衍带头求神拜佛,在全国大建寺庙。
公元520年,梁武帝改元普通,这一年被历史学家视为南朝梁发展的分水岭,梁武帝多次舍身出家,朝政渐荒。
公元527年,梁武帝萧衍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当了3天住持和尚。
出家后,他不近女色,不吃荤,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全国效仿:以后祭祀宗庙,不准再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因为他吃素,要神灵也吃素。
这个命令下达之后,大臣议论纷纷,都反对,最后,萧衍允许用面捏成牛羊的形状祭祀。
这一年,梁武帝大赦天下,改年号大通。大通三年九月十五日,梁武帝第二次在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讲解《涅槃经》。
10天后,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
公元546年,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太清元年,萧衍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37天,朝廷出资一亿钱将其赎回。
梁武帝出家之余,还聘请古印度僧人波罗末来中国讲经。波罗末翻译了不少印度佛经,并培养了许多中国弟子。
有了经书,讲经的风气更加兴盛。为了宣传佛教,佛教徒编了许许多多讲经的传说。
其中一则就是:一个叫云光的法师,讲经非常到位,感动了上天,供养天人在天上,纷纷散花。“天花乱坠”由此而来。
后来,佛教在中国分成许多宗派,影响最大的是“禅宗”。宋真宗时,道原和尚编了一本《景德传灯录》,记载了禅宗师徒的故事。书中讲到对佛意要真正领会,反对“讲得天花乱坠”。
从此,人们用“天花乱坠”来形容说话极其动听,但多指过分夸张,不切实际。
以上便是关于天花乱坠的典故,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文章下方的标签或专题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