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洛阳桥的由来及其传说

时间:2019-07-09编辑:相形

洛阳桥简介

泉州洛阳桥又称万安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福建泉州东北洛阳江上,宋皇祐五年兴建,嘉祐四年建成。

历时六年。桥长八百三十四米,宽七米,有桥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

洛阳桥的由来_洛阳桥的传说_中国历史网

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洛阳桥的由来

洛阳桥位于古万安渡,在泉州城北的惠安、晋江交界处的洛阳江,是官绅商旅南来北上的必经之处。

因洛阳江波涛汹涌,江流湍急,时人形容此江为“水阔五里,深不可址”,并说“用四两纱线,系石下坠,沉入江中,尚未能测其深浅”。

自晚唐始,泉州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北宋时泉州湾港口帆樯林立,百舸争流,中外商贾云集于此。万安渡给福建经济、文化的交流造成极大障碍,建桥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北宋皇佑五年四月,卢锡等人带头筹建,到嘉祐四年十二月辛末完工,前后花费六年多时间,耗资1400万钱,这些钱都是由卢锡等人募捐集资而来,没动国库分文。

洛阳桥的由来_洛阳桥的传说_中国历史网

更为重要的是,蔡襄、卢锡等人集思广益,科学地解决桥梁建筑及固基问题。

他们先在江底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的大石块,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堤,作为桥墩的基址,然后用一排横、一排直的条石筑桥墩,桥墩双头尖,中间大,有如船形,它可经受上游的江流和下游的海潮的交互冲击。

洛阳桥最上排的交接处,刻有凹形的榫,上置生铁以连结排石。墩两端中部稍向外弯,最上面的两层条石则向左右挑出,使墩面加宽,以减少石梁板的跨度。


这种石基的开创,是建桥史上的重大突破,现代称之为筏型基础。其植蛎、减缓水流以助固基等科技创新方法也为人们赞叹,闽南一带宋代所造的石桥,大多仿造这种做法。

洛阳桥建成后,“渡实去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向来行人视为危途之洛阳江,自是一桥飞架,南北畅通。

洛阳桥的由来_洛阳桥的传说_中国历史网

后人感念卢锡等造桥功臣之德,曾树大理石碑于洛阳桥南蔡襄祠中,上镌卢锡等人芳名。


洛阳桥的传说

传说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时,拔剑剖腹,将肠肚抛落在洛阳江中。后来,这些肠肚变成了龟精蛇怪,不时兴风作浪,危害过往船只。

一日,一只渡船过江,龟蛇作怪,大风狂吼,浊浪翻滚,眼看渡船被弄得要翻过去。这时,天上传来了喊声:“蔡学士在船上,不得无礼!”龟蛇两怪听了,吓得钻入江底。

只一会儿,江面又风平浪静。船上的客人很惊奇,相问谁是“蔡大人”,全船没有一个姓蔡的,只有一怀孕妇女,丈夫姓蔡。

那孕妇心里清楚,就对天暗暗许愿:“我这胎若能生下男孩子,长大后一定要叫他在洛阳江上修造一座大桥,便利过往客人。

洛阳桥的由来_洛阳桥的传说_中国历史网

那孕妇果然生个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谟,号端。蔡襄从小聪明伶俐,二十岁那年中了进土,后来授封端明殿大学士,很受皇帝的器重。

他在京城时,将母亲许愿造桥的事情对皇帝讲了一遍。皇帝很感动,就派他到泉州府做太守。后来,蔡襄就在洛阳江上修造一座大桥,这就是中外闻名的洛阳桥。这便是洛阳桥由来的传说。


以上关于洛阳桥的由来及传说介绍到这里,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文章下方的标签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