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蒙古族真的不过中秋节吗

时间:2019-07-15编辑:文二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蒙古族是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许久的一个民族。本期小编就带你去蒙古族文化解析蒙古族为什么不过中秋节。

蒙古族为什么不过中秋_蒙古族为什么不过八月十五

第一个传说:相传,远在元朝末年,番人入侵,被占区的百姓受残酷迫害。朱元璋想出一个妙计,发动千千万万民众,在统一时间内突然群起而攻之,让番人在毫无防备情况下,一举消灭之。在百姓中大造议论称:他制有一种能治百病,长命百岁的长寿饼,一定要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八时正点,准时吃下,不能提前或推迟,否则会无效。

实际上,月饼内已藏有一份发动民众起义的号召书,到时各家各户将月饼切开,探得内情,义愤填胸,拿起刀棒,杀声震天,当晚就将番人斩尽杀绝。为纪念朱元璋起义成功,推翻元朝残酷统治,为民众获得自由,后人每逢在中秋节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庆祝当年胜利,争取自由民主。

第二个传说:蒙族人不过中秋节的,在北宋抗金时期,岳飞曾经发动过中秋夜攻击金人的战役,老话有“八月十五杀鞑子”之语,就是缘于此。今天,大部分蒙族人和满族人生活习惯都已经汉化了,已经忘记了祖先的伤痛和民族的仇恨。

蒙古族为什么不过中秋_蒙古族为什么不过八月十五

这是中国现在政府民族政策的胜利,也是民族大融合的结果。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不过,在宁夏(或是甘肃)有一个地方,这里的居民是金代大将兀术的后代,至今,他们还是坚持不过中秋节的,他们也不接受对岳飞任何形式的歌颂。是事实。他们要围着火堆唱歌跳舞,有些要吃月饼,有些要烤羊肉。


1949年后,在新时代的文艺和社会政策影响下,继续沿用“杀鞑子”这种有伤民族感情的说法未免不合时宜,因此在各类出版物中,“杀鞑子”这个词慢慢消失,同时像“起义革命”、“恢复大汉江山”这样的说法也逐渐淡化。

取而代之的是反映民族平等、马列主义的理念和词汇,因此故事的主题也从汉人反对蒙古贵族统治的起义变成了民众反抗蒙古奴隶主阶级压迫的斗争。

改革开放之后,政治“左倾”的阶级斗争理念得到清理,此后的出版物在涉及这一故事时的意识形态话语就减少许多,例如1992年出版的《中华民俗源流集成·节日岁时卷》如此写道:

蒙古族为什么不过中秋_蒙古族为什么不过八月十五

中秋节传到元朝末年。元朝统治者,对老百姓实行残暴统治,那时,每十家人只能共享一把菜刀,还派一个蒙古族人监视,以防人们起来造反。众百姓切齿痛恨极了,就利用过中秋节的机会,将造反时间、暗号写成字条,夹在月饼里,馈赠传递。

大家知道了这回事,到八月十五晚上,爆竹一响,家家一齐动手,将那些元朝统治者杀了。不久,元朝被朱元璋率领明朝军队打败了,元朝也就垮台了。

由此可见,从晚清到现在,“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会被不同的话语和方式叙述,而我们对于中秋节吃月饼的民俗起源认知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建构起来。

不过好在如今大多数人还是能够分清传说与历史之间的差异,特别是有些蒙古族人也现身说法,在网上发表言论澄清事实——他们照样过中秋、吃月饼。

蒙古族不过中秋节?吃月饼源于“八月十五杀鞑子”?谣言可休矣。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蒙古族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请关注历史文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