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23编辑:文二
白族建筑文化
与匈奴,突厥,党项,契丹等古代游牧民族不同,白族自古以来从事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为定居形式。定居是农耕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因此在旧时代,盖一所像样一点的宅子, 往往成了白族人花毕生精力的大事。
同为农耕民族,从基本风格来看,白族民居与中原民居建筑有着传统上的承袭。然而由于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上的差异,白族民居又有自己明显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坊”——一栋三开间、两层楼的房子,是白族民居院落组成的基本单位。从主房的方位来看,白族民居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东(洱海西岸,前有苍山,后有洱海,正房多数为坐西朝东;洱海东岸,后有高山,正房多数为坐东朝西),这与大理地处由北向南的横断山脉帚形山系形成的山谷坝子的特点有关。
从外观上来看,两种布局在白族民居中比较常见,一是“三坊一照壁”,二是“四合五天井”,还有一些比如“一坊一耳”“六合同春”的样式,但是在传统民居中并不多见。
白族建筑大多一层住人,二层以作储物等之用,有”七上八下”的说法,意思是:作为堆放杂物用的二楼层高7尺左右,作为日常生活起居用的一层层高为八尺左右。
白族建筑通常采用中原殿阁造型,飞檐串角,但多用石灰塑成或砖瓦垒砌。除大门瓦檐裙板和门楣花饰部分用木结构外,余以砖瓦结构为主。木质部分凿榫铆眼相结合,与砖瓦部分错落有致,精巧严谨。
楼面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织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富丽堂皇,古朴大方。
白族有哪些代表性建筑
一、明朝民居
喜洲明代遗留的民居中,以一坊三开间楼房为主房。民居格局主要以西边为主房,建有“倒座”,也被称为“土库房”。
1、杨士云“七尺书楼
位于喜洲大界巷8号,是明朝著名文人杨士云所建,建造时间大约是公元1526年前后。
此楼为全土木结构建筑。有三大间房屋,坐东朝西,三大间各有楼上楼下,门窗都雕刻着各式图案。院落整体呈长方形,很窄。房子没有挂前厦,屋前有一个小天井,天井中间有一口井。
2、张若畴民居
位于喜洲市上街30号,明朝末期所建。
这所民居,主房坐北朝南,倒座型,民居勒脚全用大青石砖砌筑,明间门窗用木制花型,没有挂厦。大门坐东朝西,开在西房的左边间,西、南两坊楼上有串通。在西房屋顶中央,塑有石人,称为“守房神”。
虽然明代民居光线较暗,且不够美观。但它牢固、温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清朝民居
喜洲清代建筑在沿袭了明代的传统基础上,改进了明代建筑的缺点。房屋较高,门窗呈一敞型,光线较好;有较多的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增加了文化艺术色彩。
1、杨源大院
位于喜洲染衣巷19号,建于清朝初期。
这座民居为四合院,东、西、南、北均为土木石结构,西房为“倒座”型,东、南、北房屋低矮、严实,窗子全用格子口形制成。
2、赵廷俊大院
赵廷俊大院位于喜洲办事处大界巷21号,为嘉庆年间进士赵廷俊兴建。这座大院总建筑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竣工于1839年。
整座大院建筑阔气,为“四院五重”的建筑格局。四个院落既自成一院,又相互贯通,像小型的宫殿一样壮观巍峨,是最能体现喜洲儒家文化建筑风格的代表性建筑。
三、民国民居——严子珍大院
明国时期,逐步破除了封建社会对民居高矮和色调装饰的限制。并且在历史民居基础上有了大改进,吸取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艺术,以及西方文化艺术,构成独特的别墅洋楼。
严子珍大院位于喜洲办事处四方街富春里1号,为大理著名的民族资本家严子珍于1919年兴建。大院占地约2478平方米,由北而南的两院“三坊一照壁”、两院“四合五天井”组成。
四个院落之间,以“六合同春”和“走马串角楼”连贯成为一个整体。整座建筑豪华、古朴、典雅,主房四方均居西,厢房五坊,中三坊为“两面照壁”,下房两坊。总大门在第一院北侧。
四、现代复原——垒翠园
“垒翠园”建筑群项目由大理古国皇家园林和白族古建筑文化体验区两大部分组成,完美再现了大理国时期的建筑特点,是传统白族民居建筑群的艺术再现,集合展示了洱海沿线一带所能见到的白族传统建筑、彩绘艺术,园内每一栋民居的建筑特色各异。
“垒翠园”是对大理国时期建筑文化的重现和再造,是根据大理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假设并建造的大理国御花园。
垒翠园”建筑群项目完工后,将作为大理白族传统建筑艺术博览园,展示大理传统白族民居不同时期典型建筑、彩绘艺术的风采力求每栋房子的建筑造型都不相同,重现白族民居应有的风貌。
从这些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了白族建筑的特点和独特魅力,体会到了白族兼容并蓄的文化特点。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白族的建筑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请关注历史文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