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御史大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时间:2019-09-09编辑:弗朗西斯

御史大夫,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品秩二千石(丞相、太尉均为一万石),负责监察百官,辅佐丞相,为丞相的助手,相当于副丞相。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东汉又改为司空。大司空(司空)不在御史台。

“侍御史之率”的名义改属中丞。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复置,专掌监察执法。宋不设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台长。明代燕王朱棣陷南京,将御史府改回都察院,自此御史大夫遂废。

御史大夫是什么_御史大夫的简介_御史大夫的的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秦汉

先秦的御史本为殿中执法官及文书。秦始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位次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地位远低于丞相和太尉,秦汉时丞相和太尉品秩均为一万石,御史大夫品秩为两千石,丞相和太尉为金印紫绶,御史大夫则是银印青绶。唐宋不设丞相,太尉在唐宋均为正一品,御史大夫在唐朝为从三品,在宋朝为正三品。

御史大夫的品级、地位和权力均在六部尚书之下。明清改御史台为都察院,改御史大夫为左都御史,品级升至和六部尚书同级,但左都御史排名仍在六部尚书之后,六部地位仍高于都察院。

西汉沿置,秩中二千石。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凡军国大计,皇帝常和丞相共同议决。丞相位缺,也可由御史大夫升任。

御史大夫是什么_御史大夫的简介_御史大夫的的历史沿革

由于御史和皇帝亲近,故群臣奏事须由他向上转达,皇帝下诏书,则先下御史,再达丞相、诸侯王或守相,因而皇帝可利用御史大夫督察和牵制丞相。

此为汉初之情况。西汉初,诸王国也设此职,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年)时省去。

西汉时,御史大夫属官有御史中丞、侍御史、绣衣御史等。御史中丞之秩为千石,其职掌是外督部刺史或守、令,在朝可举劾百官,又主管朝中或地方上某些有关刑狱之事,如武帝时御史中丞咸宣治主父偃及淮南王狱。侍御史员十五人,秩为六百石。

汉代所谓的御史,有时就是指侍御史。其职掌是举奏百官的非法和违失,也可奉诏逮捕和拷问有罪的官吏。绣衣御史不常置,其职务主要是奉命镇压人民的武装反抗活动。

御史大夫是什么_御史大夫的简介_御史大夫的的历史沿革

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又改名大司空。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司空的“大”字,改称司空。献帝建安十三年,复改司空为御史大夫。

到东汉初年,御史大夫的官属,由御史中丞总领,中丞替代御史大夫而成为执法和监察机构的首脑人物。

魏晋时期至明代

魏晋南北朝有时也恢复御史大夫,或替代司空,或替代御史中丞。隋、唐以后所设御史大夫,除宋代为虚衔外,均为御史台长官,不再具有汉、魏副丞相的性质。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御史台,大都督府一分为五,御史大夫废置。建文帝改制时,改都察院为御史府,左右都御史改为御史大夫,秩正一品。燕王朱棣陷南京,改回都察院,自此御史大夫遂废。